衢江區(qū)大洲鎮(zhèn)附近白西坑水庫一艘木船沉沒,船上有人落水失蹤。衢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隊員童建鋒得知消息后,立馬打了輛"滴滴"網約出租車,趕往出事水庫搜救落水失蹤人員。趕到目的地,他用手機支付了車費,一共34.95元。
意外的是,三天后那名"滴滴"司機輾轉委托認識童建鋒的人,將車費全額退了回來。
8月22日上午,童建鋒收到了群友轉來的一個35元的紅包,這錢正是退回來的車費。
打"滴滴"去參加救援
童建鋒是衢江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的教導員,也是衢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的一名隊員。
8月18日上午9點多,童建鋒在外辦事,突然收到救援隊發(fā)出的通知,衢江區(qū)大洲鎮(zhèn)白西坑水庫有人落水失蹤,需要前往救援。
童建鋒馬上請了個假,因為沒有開車,他掏出手機打了輛"滴滴"。由于童建鋒和"滴滴"司機都不認識去白西坑水庫的路,兩人只能依靠車載導航趕路。
司機有些好奇,便問童建鋒匆匆忙忙有什么急事。"我跟他說是去救援,他又問救援要不要自己掏錢,我說都是公益性的、自掏腰包的。"童建鋒說,抵達目的地后,他支付了34.95元的車費,這名"滴滴"司機離開了。
三天后的8月21日深夜,衢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內部微信交流群里有人詢問:"那天誰打了'滴滴'去白西坑水庫救援的?車主找過來,要把錢還回來。"
有隊友回應說是童建鋒。8月22日早上8點多,救援隊一位隊友給童建鋒轉了35元的微信紅包,告訴他這是"滴滴"司機退回來的車費,"他說收了你的錢,內疚了好幾天。"
"滴滴"司機心里很糾結
這名"滴滴"司機名叫黎曉峰,今年36歲,在一家企業(yè)里做電工。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一般,他經常利用空閑時間開"滴滴"賺點外快。
"現在開'滴滴'錢也不好賺,每趟車經常只能跑個起步價,賺個幾塊錢。"黎曉峰坦率地說,18日那天接到童建鋒的單,心里很高興,"三十幾塊錢的單,算很大一個單子了。"
因為車載定位不準確,黎曉峰只將童建鋒送到了距離水庫較近的地方,看到童建鋒被隊友接走后,他便離開了。
"我當時沒退錢,但回去之后心里特別糾結,一直放不下這個事情。"黎曉峰說,因為車上聊天時,他知道童建鋒是自掏腰包去救人,"我總覺得收這個錢不好意思,但賺點錢也不容易。"
8月21日夜里,糾結了幾天的黎曉峰看到志愿者微信群里,有人在轉發(fā)衢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發(fā)布的失蹤人員已被找到的消息。知道這名轉發(fā)消息的群友也是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的成員,黎曉峰再也坐不住了。他發(fā)了個35元的紅包給這名群友,讓對方幫忙轉發(fā)還給童建鋒。
"我讓他幫忙問下那天是誰打'滴滴'去救援的,讓他幫忙還下錢。"黎曉峰說,錢退回后,心里一下子就踏實了。
最終,童建鋒收下了這筆退還的車費,"下次有機會再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