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晴熱高溫少雨,致使河道、水庫、塘壩水位急劇下降,大部分農作物受旱嚴重……但在青陽縣新河鎮(zhèn)周橋村,映入眼簾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村民在清涼的水中洗浣,莊稼一派生機盎然。
在周橋村三組,水碾在村頭的小河里悠悠地轉著,將清清的河水抽上來,通過渠道送到急需用水的稻田里。據(jù)介紹,以前沒有碾米機的時候,該村村民利用水力帶動旋轉的碾子用來碾米?,F(xiàn)在,水碾既是灌溉工具,也是該村的一大“景點”。周橋村三組的水碾,因年久失修,早已廢棄不用了。去年,水碾溝修復工程屬“一事一議”支農整合項目,工程包括周橋壩及渠道兩部分,全長900米,全部實施混凝土硬化,去年11月30日完工。村黨支部書記王家明說:“‘一事一議’支農整合項目拉近了我們與村民的距離,今年大旱,作用發(fā)揮出來了。 ”
“以前雜草叢生,渠道淤塞,漏水嚴重,無法正常灌溉農田?,F(xiàn)在渠道暢通了,能充分發(fā)揮灌溉效益,解決了500余畝農田的灌溉問題。 ”周橋村三組組長周雪峰說,“混凝土硬化避免了年年清淤、重復整修,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大旱當前,水碾溝修復工程的效益特別明顯,東山河水經過周橋壩、水碾溝渠道,源源不斷流進農田里,水稻、玉米、黃豆等莊稼長勢喜人,豐收在望。難怪周橋村三組的群眾逢人便夸:“‘一事一議’支農整合項目為我們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汪文凱、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