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半,上城區(qū)凱旋街道南肖埠社區(qū)西門的垃圾投放點前,70歲的馮志高身著志愿者馬甲,已然忙碌了半小時。塑料袋、牛奶盒、菜葉殘渣……在他專注的分揀下,各歸各位。
這抹風雨無阻的身影,一站就已是第8個春秋。作為社區(qū)垃圾分類社團“綠鄰聚落部”的負責人,這位老黨員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化作了日復一日的俯身、分揀與叮嚀。
近日,一枚沉甸甸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由社區(qū)書記鄭重交到馮志高手中。恰逢退休10年、黨齡半百,撫摸著金燦燦的紀念章,馮志高心頭一熱:“這不僅是榮譽,更是鞭策,督促我繼續(xù)為人民服務?!?/p>
1973年,馮志高自愿入伍,主要負責后勤保障工作。在部隊期間,他吃苦耐勞、恪盡職守,雖然身板不算魁梧,但他軍事體能、業(yè)務成績卻樣樣拔尖?!澳菚r隊里的板報、宣傳稿,我都包攬了?!瘪T志高回憶道,只要集體需要,休息時間也毫不猶豫頂上。憑借其優(yōu)異表現(xiàn),1975年,20歲的馮志高光榮入黨。
時針撥到2017年,南肖埠社區(qū)推行“桶長制”,探索垃圾分類“杭州模式”。然而作為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老社區(qū),老人多、租戶多、物業(yè)力量薄弱,垃圾分類進度遲緩。彼時剛退休兩年的馮志高主動出面牽頭,召集黨員志愿者、退役軍人成立“綠鄰聚落部”垃圾分類社團。
從此,垃圾投放點成了他的“新哨位”。清晨,他守在垃圾桶邊,手把手教居民分類;夜晚,他挨家挨戶檢查,建立“垃圾分類光榮榜”……“一開始,居民不理解、不支持,抱怨聲、閉門羹是家常便飯?!泵鎸щy,馮志高拿出當兵時的韌勁,一遍遍解釋、示范,用最樸實的行動感化鄰里,將這項環(huán)保事業(yè)進行到底。
如今,看著居民們拎著分好的垃圾袋,熟練投入對應桶中,馮志高臉上笑開了花?!笆刈o綠水青山,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壯舉。”馮志高說,“垃圾分一分,環(huán)境美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