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日報》頭版及新華網、中江網、無線淮安等媒體平臺相繼刊發(fā)《淮安洪澤:“好人”文化演繹小城大愛》文章,聚焦報道洪澤區(qū)以打造道德高地為抓手,舉辦區(qū)愛心助學基金會成立10周年慶典,出臺新版《精神文明道德典型禮遇關愛細則》等落實舉措,厚植“好人土壤”,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的經驗做法。
新華網報道截圖
中江網報道截圖
《淮安日報》頭版報道截圖
無線淮安報道截圖
報道全文如下
↓ ↓ ↓
淮安洪澤:“好人”文化演繹小城大愛
前不久,中央文明辦公布2024年一季度“中國好人榜”,洪澤湖博物館原館長裴安年榮登榜單,這是他繼入選江蘇“最美基層干部”“江蘇好人”、入圍江蘇道德模范后的又一殊榮。
近年來,淮安市洪澤區(qū)以打造道德高地為抓手,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先后涌現全國道德模范1人、“中國好人”8人、江蘇省道德模范(含提名獎)3人、“江蘇好人”29人。這對于人口僅有36萬的縣區(qū)級小城來說,榮譽層級和數量實屬少見。
一個大湖,孕育“好人土壤”
洪澤區(qū)是洪澤湖畔水城,獨特的地域厚植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誠信友善優(yōu)秀傳統(tǒng)。早在清朝年代修建水利工程時,洪澤湖大堤上就建有“仁、義、禮、智、信”五座標志性節(jié)水壩。世代湖區(qū)漁民結伴同行、合作捕撈,也培育出洪澤人具有重情重義、互幫互助的珍貴品質。
全國道德模范“大湖鴻雁”唐真亞、中國好人“水上百合志愿服務者”鄧紅、江蘇道德模范“洪澤湖上守護神”孫成斌等一批批家喻戶曉的先進典型,彰顯了洪澤是一塊依水而生、因水而美的福地。
“早期是被洪澤淳樸善良的民風所感染,加入公益活動的?!睆氖略偕Y源的安徽明光客商葛世文,2020年發(fā)起成立洪澤藍天救援隊,帶領團隊協(xié)助公安、交通、應急等部門義務開展救援、安保、科普等活動800多場次,還主動請纓參與鄭州特大洪澇、甘孜地震、土耳其地震等大型救援,他個人因此榮獲“淮安好人”。
一批典型,勾繪“好人風景”
“十年來,基金會自愿捐贈到賬善款1500萬元,資助大中小學生14400人次,其中大學生1062人次……”5月18日,洪澤舉辦區(qū)愛心助學基金會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基金會發(fā)起人“中國好人”提名獎、“江蘇好人”退休干部劉兆富亮出成績單。
“劉老年逾古稀,他克服身患慢性頑疾,以超乎尋常的精力,長期奔走在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地,忘我投身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讓我們非常感動。”已獲“淮安好人”的基金會秘書長付士洲由衷贊嘆,“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基金會發(fā)展會員近千名,其中劉書華、張?zhí)选⒏]正滿等15人獲得道德榮譽?!?/p>
一花引來百花開,一群好人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在洪澤做好人行善事蔚然成風,凡人善舉層出不窮,涌現各級先進道德典型近700人,“洪澤人好”漸成口碑。
一份厚禮,回饋“好人現象”
種子發(fā)芽“良田沃土”是根基,枝繁葉茂需要豐沛“社會滋養(yǎng)”。洪澤“好人故事”源源不斷,也得益于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常抓不懈。
開展道德典型慰問已是洪澤多年慣例?!爸袊萌恕睆垖氈槭震B(yǎng)雙目失明智殘女嬰30多年,洪澤區(qū)領導每年都要登門慰問,送上慰問金、體檢卡等“道德大禮包”。
今年4月份,洪澤區(qū)委常委會研究出臺了新版《精神文明道德典型禮遇關愛細則》,從政治榮譽、物質獎勵、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就學就讀、生活保障、社會保險、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通信服務、法律服務等十個方面提高了褒獎標準和范圍,其中,對新當選的道德典型最高給予1萬元獎勵,并對困境道德典型另設關愛“小灶”。(徐成堂 朱文俊 高帥)
供稿:謝 輝
原標題:《“小城”如何演繹“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