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南通

首頁>地方頻道>南通>要聞

數字大田“無人”種 智能大棚“掌上”管

盛夏時節(jié),通州區(qū)金沙街道萬畝示范方智慧農場,千里碧綠水稻旺盛生長;不遠處的城東村,“番茄小鎮(zhèn)”智能大棚內碩果掛滿枝頭……

近年來,通州區(qū)聚焦農業(yè)強國建設,深入實施農業(yè)技改,不斷提高農場管理及作物種植的精準化、智能化、標準化、數字化水平,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村現代化新實踐。

耕種管收實現“無人化”

7月下旬,萬畝示范方內,水稻生長進入了分蘗晚期。微風輕拂,卷起層層稻浪,傳遞著夏日生機。

為加快推進農業(yè)現代化,結合省“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區(qū)”建設需要,通州區(qū)在金沙街道萬畝良田地塊總投資475萬元建設智慧農場,今年6月開始試運行。在完成上一茬小麥收割后,如今在全程機械化種植的6166.31畝中試點500畝進行全流程無人化田間管理。

“萬畝示范方采用稻麥輪作和稻油輪作兩種種植方式,夏季主要種植水稻。前段時間是水稻集中施肥施藥的時期,智慧農場用上了植保無人機?!苯K省農墾農業(yè)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駐金沙基地主任黃建介紹,一架無人機一次性可以攜帶50升農藥或60公斤肥料,一天作業(yè)面積在600畝到800畝。3臺無人機就能夠實現6000多畝田地所有作業(yè)要求。

“嗡嗡嗡……”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稻田阡陌間,一架無人機從平地騰空而起,開始沿著設定好的路徑均勻噴灑肥料?!皩τ诓糠植灰?guī)則的田塊,如果使用日常的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可能會出現重復、遺漏,但是無人機能夠根據田塊的不同形狀生成相應的作業(yè)飛行軌跡,從而很好地規(guī)避這種情況,同時也降低了作業(yè)人員暴露于農藥中的風險?!秉S建說。

除了施藥施肥,“無人化”還體現在農業(yè)實踐的方方面面。智慧農場擁有無人機、插秧機、拖拉機、收割機等在內的22臺(套)全流程智能機具、全套物聯網傳感設備和高清監(jiān)控設備,通過系統平臺建設,能夠實現智能化升級、信息化集成、數字化管理,“耕種管收”全程托管,全年只需10名管護人員。黃建舉例,今年5月底6月初,在2臺無人作業(yè)收割機和13臺聯合收割機的加持下,5300畝麥田的收割作業(yè)僅用了10天左右的時間。

智能大棚助村企致富

走進金沙街道城東村“番茄小鎮(zhèn)”的智能連棟大棚,紅色、橙色、綠色的番茄果實已經掛滿了枝頭。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在對一箱箱番茄進行枝葉修剪、分揀分裝。

借助鄉(xiāng)村振興先進村、示范村和示范片建設的契機,2023年5月,金沙街道城東村依托自身優(yōu)勢,進一步拓展業(yè)務領域,投資560多萬元在萬畝示范方地塊打造了一處智能化農業(yè)產業(yè)基地。農業(yè)基地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運營,通過后期招商引資,引進了南通悅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與傳統農業(yè)基地不同,這里興建的智能連棟大棚處處體現“黑科技”?!按笈锏慕ㄔ旖Y合了現代農業(yè)物聯網技術,其中采用了水肥一體化灌溉智能系統,并定制了專供大棚種植的各種小型自動化農機?!背菛|村黨總支副書記陳林炎介紹。

“通過物聯網,我們在電子設備上幾乎可以實現對大棚的所有操作,極大地減少了人力成本?!蹦贤◥偤剔r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喜在手機上打開了智能設施控制平臺App,隨著手指輕輕點按,智能大棚上方的遮陽簾自動打開又自動閉合?!爸懊酚昙?,每天需要根據天氣變化不停調節(jié)通風系統,這樣即使晚上在家也能控制?!?/p>

值得一提的是,“番茄小鎮(zhèn)”其中一個大棚內不見土壤,番茄植株根部都被白色包裝包裹著。“這是我們采用的無土栽培技術,以椰糠為基質、水肥一體化作補充營養(yǎng),優(yōu)勢在于無污染、無病蟲害,并且可反復使用?!焙蜗步榻B,大棚內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智能系統能夠實現作物的精確灌水施肥,只要根據實際需求確定灌溉施肥參數,就能精準配比水溶性肥料,實時監(jiān)測pH值與EC值,為植物生長提供所需營養(yǎng),省時省工、節(jié)水節(jié)肥的同時,也能保證作物產量高、品質優(yōu)、口感好。

“基地共種植了櫻桃番茄、普羅旺斯等7個國內外品種,種植面積85畝,平均每畝大約可收獲4000公斤番茄,一天出貨量在7噸左右?!焙蜗餐嘎?,企業(yè)在番茄銷售方面已經和上海某大型商超形成長期合作,年效益可觀。

與此同時,城東村與科研院所合作,不斷引進和研發(fā)新品種、新技術,提升番茄種植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帶動當地群眾共同參與農業(yè)種植等產業(yè)發(fā)展,致富創(chuàng)收。據了解,“番茄小鎮(zhèn)”項目預計為村集體每年增加30萬元左右的收入。

智慧農業(yè)成未來趨勢

“通過大數據平臺,我們在實時監(jiān)測田間作物生長情況的同時,還可以對機械進行點火作業(yè),并即時調控行進速度、軌跡等,有效提高作業(yè)質量?!痹陔x稻田不遠處的智慧農場控制中心里,黃建通過電腦控制端實現了對數字農田的遠程管理。大屏幕上,氣象數據、蟲情測報、土壤墑情等一目了然。

“今年水稻長勢良好,現在水稻分蘗已達到一定數量,進入了脫水晾田階段。”黃建表示,棵棵稻苗茁壯成長離不開這一“智慧大腦”。

“實現耕種管收智慧管控,需要實時信號傳輸技術、機械方面軟硬件的配套以及一個控制平臺三個方面的支持,整體的建設成本仍然較高。但可以肯定的是,智慧農業(yè)已經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通州區(qū)鄉(xiāng)村振興局專職副局長喻曉康表示,信息技術革命、數字化技術等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了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效率,既可以彌補農業(yè)技能人才短缺,也為高技能、多技能人才帶來了更多可能。

近年來,通州區(qū)著力圍繞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5G等先進科技,通過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施策和信息化服務,為該區(qū)品牌農業(yè)、特色農業(yè)、高效農業(yè)注入新動力,鄉(xiāng)村振興的現代化美景悄然成形。

目前,通州區(qū)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區(qū)級層面的智慧農業(yè)大數據云平臺建設,并已聯網試運行。自2019年以來,通州區(qū)每年拿出專項資金4000多萬元補貼智能農機推廣和智能綠色技術應用,并建成市級及以上無人化農場11個,是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qū)、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區(qū)。

日報記者 范譯 日報通訊員 李強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7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