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區(qū)厚橋街道過長橋河邊,綠草如茵的坡岸上,立著標有“水深危險、注意安全”的藍色警示牌,一旁房檐型構筑物內的玻璃箱里,放著橙色的救生圈和米色救生繩。“這是去年增設的,近幾年建成了一批美麗幸福河湖,環(huán)境好了,來河邊的人多了,安全系數(shù)也要提高。”街道河湖管理科科長茹威說。昨從市水利局了解到,全市經過美麗幸福河湖整治,建成區(qū)河道、城鎮(zhèn)和村落河道、景區(qū)河道等1244條河道,基本配備了警示標識、救生裝備設置,并落實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消除溺水安全隱患。
隨著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河長、管護單位意識到,要加強涉險公共區(qū)域安全防護,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水利部、公安部等都明確,對重點水域、人員密集區(qū)水域以及重點航道、景區(qū)水域等,配置‘一塊警示牌、一個救生圈、一根安全繩或一根救生竿’裝備,著力提升對重點水域、區(qū)域涉險行為的識別和防控能力,已成為管水、護水單位的自覺行動。”市水利局相關人士說。僅厚橋街道,就已對61條村級以上河道設置警示牌近100塊,配備救生圈、救生繩等近90套。在人員密集的天一中學宛山湖校區(qū)水域,他們還安裝了2套有紅外線的自動語音警示裝置,一有人走到離河5米左右的范圍就提示“這邊水深危險,請遠離”。
加強排查整改,從源頭消除涉水涉險隱患,是我市近年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新氣象。市水利局人士介紹,我市以河湖長、水庫責任人、第三方巡河和管護人員為依托,結合無人機巡河、電子圍擋等信息化技術織密巡查網(wǎng)。各地還結合每年5月開始的汛期險工隱患排查,對江、河、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周邊,以及臨水公園景區(qū)、游船輪渡碼頭等重點場所,開展溺水傷亡風險隱患拉網(wǎng)式排查,如警示牌數(shù)量是否充足、是否有私自下水者等,有安全隱患的一律要整改到位。
市水利局人士介紹,明年起,對重點水域加強水安全防護將作為美麗幸福河湖建設、長效管護的重要內容,并在此基礎上統(tǒng)籌規(guī)劃涉險公共區(qū)域立體化安全防控體系,拉好安全閘,增強河湖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