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位于文成縣大峃鎮(zhèn)嶼根文化禮堂內(nèi)的“周必大展示館”正式向市民開放。同時,一場別開生面的“燈火笙歌映嶼根 尋味宋韻鬧元宵”活動,吸引了一批專家和市民的參與。當(dāng)天,元宵佳節(jié)相伴宋韻文化,歷史人物讓宋韻文化實(shí)景化、具象化,從而讓游客身臨其境、樂在其中。
據(jù)了解,周必大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立朝剛正,九流七略,靡不究通”就是對他最好的評價。他祖籍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生于公元1126年,卒于公元1204年,去世后被追贈太師,謚號文忠。因避元滅宋后的掘墳盜墓,其孫周九齡將周必大骸骨遷葬于峃川(今文成大峃中堡鼓后山)。此后,文成周氏一族,幾百年來一直尊周必大為一世祖,周九齡為始遷祖。周氏分支遍及溫州各縣,繁衍生息已超過35代。
2020年底,文成縣成立周必大研究會,周必大后裔、著名老報人周瑞金出任研究會總顧問。此次新建的展示館共有兩層,分為“致仕半生 老于林下”“永嘉之學(xué) 同守一道”“忠文耆德 根植文成”“立朝剛正 治政敏思”“惟公之學(xué) 眾體兼?zhèn)洹薄靶远说乐?朝野師友”等六大板塊,全面展示了周必大治國理政的雄才大略。
“我愿重回漢唐,再奏角徵宮商……”活動在漢服表演《重回漢唐》中拉開序幕。隨后,詩歌朗誦《行走在詩詞里的春天》、獨(dú)唱《青玉案·元夕》、馬面裙舞《花妖》等節(jié)目依次上演,博得觀眾陣陣掌聲。而在隨后的鬧元宵活動中,宋韻文化貫穿整個活動。有活字印刷的動手體驗,包括固版、刷墨、覆紙、刷印、裝裱等流程。
活動現(xiàn)場還舉行了以“宋韻文化”為底色的元宵花燈制作、糕點(diǎn)湯圓制作、宋曲傳唱、投壺等。
據(jù)悉,周必大曾作《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今夕知何夕,團(tuán)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fēng)。”據(jù)專家考證,這是我國最早描繪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詩篇。(記者 項武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