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年味漸濃,廣大消費者紛紛開始置辦年貨,“年味經濟”進入旺季。日前,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同發(fā)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文明理性消費,健康平安過節(jié)。
春節(jié)期間,商場、超市、網店都可能會推出各種打折促銷活動,亳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亳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盡量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良好的商超、店鋪、電商平臺等商家渠道。
選購商品時注意查看商品外包裝,選擇有生產商名稱、地址、電話等完整信息的商品;不要購買“三無”產品。有保質期限的食品、藥品、洗化用品等商品,建議考量保質期限,不必要大量囤貨,以免過期浪費;沒有保質期的商品,建議購買能力范圍內最心儀的產品,不盲從消費。
春節(jié)假期,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建議消費者應提前做好交通計劃,參團旅游,要選擇有合法資質、信譽度高的旅行社;要簽訂旅游合同,明確約定旅游景點、交通工具、餐飲住宿等服務內容和標準;對容易引發(fā)糾紛的事項,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各方責任,避免后期糾紛;不盲目選擇“低價游”產品。自助出游,要提前做好出行攻略,安排好交通、景點、住宿、就餐等,自覺遵守相關管理規(guī)定,安全、文明游玩。
每逢春節(jié),老年人面臨更多的保健食品促銷,未成年人則手握“壓歲錢”,在玩具、文具、游戲等方面消費機會增加。
廣大群眾要對家里的老人孩子多介紹安全消費知識,引導他們科學理性消費。購買保健食品時,要查驗外包裝和說明書,認準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要辨別不良商家的虛假廣告或夸大宣傳,牢記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也不能代替日常飲食。
購買玩具、文具時,要注意查看強制性產品認證3C標志,查看商標、廠名、廠址等標簽標識;去游樂場所游玩時,要根據年齡、身高、身體狀況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樂項目。注重高質量陪伴,避免未成年人沉迷并大額充值網絡游戲。
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應注意保留發(fā)票、交易記錄等消費憑證。如果發(fā)生消費糾紛,要依法理性維權,及時與商家或交易平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可向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投訴。涉市場監(jiān)管領域的消費糾紛,可通過“全國12315平臺”App、微信公眾號、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等網絡渠道,或撥打12345、12315熱線投訴。(記者 李錦文 曾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