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街道黨工委以持續(xù)聚力“新四年”為抓手,構建“多元化、立體化”學習矩陣,辦好用活“傳統(tǒng)課堂”“實境課堂”“移動課堂”三個課堂,引導廣大黨員們“善學、常思、多悟、勤踐”,讓黨員學習走“新”更入“心”。
領學+分享,“傳統(tǒng)課堂”固定模式集中學
街道黨工委通過“領學+分享”學習模式,邀請“青騎兵”黨員上臺領學、普通黨員上臺“唱主角”,引導黨員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體會、講感悟。流動黨員和在職黨員依托“幸福之聲”紅色小廣播、黨支部微信群,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求,實現(xiàn)隨時學、隨地學和自主學。此外,街道黨工委深入推進在職黨員“雙報到通通在”活動,360余名在職黨員圍繞消防安全、文明長效、移風易俗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志愿服務,切實將學習成效轉(zhuǎn)化為工作實效。
學習+參觀,“實境課堂”身臨其境沉浸學
主題鮮明的木板年畫、工藝精巧的板鷂、惟妙惟肖的面塑、十二生肖棕編……印象施家店村史館內(nèi)展示著諸多幸福本土非遺項目。街道黨工委將黨員學習課堂搬進村史館融入非遺文化,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組織黨員走進村史館“實境課堂”開展學習交流,進一步增強黨員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近年來,街道黨工委依托本地資源優(yōu)勢,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窯洞學堂、紅色記憶館、奇妙農(nóng)場黨史資料館等地進行參觀學習,讓紅色教育基地、車間樓宇等成為學習“教室”,讓先輩事跡、身邊故事成為學習“教材”,提升學習的現(xiàn)場感,推動學習“活”起來。
服務+實踐,“移動課堂”送理上門互助學
在施店社區(qū),85歲的老黨員帥漢章欣喜地展示手中的“紅色收音機”,他表示,自從有了這臺收音機,在家也能學習了。為切實解決部分老黨員行動不便、閱讀不暢等難題,街道黨工委開設移動課堂,采購一批收音機,提前將學習內(nèi)容錄好存入收音機中。結(jié)對黨員按時將“紅色收音機”連同學習“理”包“送學上門”,再定期回收統(tǒng)一更新學習內(nèi)容?!凹t色收音機”成為老黨員的有聲讀物,讓每名黨員學習不掉隊。邀請百姓名嘴胡志標用“鄉(xiāng)音”傳遞“黨音”,面對面講解、討論和互動,讓廣大黨員更加深入地理解黨的理論和政策,讓黨員學習更接地氣、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