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全省貫徹實施《人民陪審員法》工作推進會上傳出消息,我省將實施選用分離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年底前將在全省范圍內(nèi)首次通過隨機抽選產(chǎn)生人民陪審員。
以往司法實踐中,法院負責人民陪審員的選任、用人、管理,“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影響陪審制度功能的實現(xiàn)。
此次改革對人民陪審員選任機關、選任對象、選任方式做出明確規(guī)定,首次確立司法行政機關選任、法院使用的工作機制,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由以前的基層人民法院牽頭負責,變?yōu)樗痉ㄐ姓C關牽頭負責。
改革最大特點是人民陪審員將主要通過隨機抽選產(chǎn)生。司法行政機關將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從轄區(qū)內(nèi)年滿28周歲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擬任命人民陪審員數(shù)5倍以上的人員作為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采集候選人信息,建立候選人信息庫。再從通過資格審查并同意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候選人名單中隨機抽選確定擬任命人選,庭審前隨機抽取參與個案審判的人民陪審員人選,防止將陪審任務固定交給少數(shù)人民陪審員。
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說,在審判中容納不同聲音,最大程度實現(xiàn)人民陪審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將廣泛動員不同專業(yè)、行業(yè)的人員、單位和基層組織參與到人民陪審員選任中來,吸收不同行業(yè)、職業(yè)、年齡、民族和性別的人員,優(yōu)化人民陪審員隊伍結構。
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的案件范圍包括涉及群體利益、公共利益的,人民群眾廣泛關注或者其他社會影響較大的,案情復雜或者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的。省法院政治部主任盧剛說,人民陪審員以普通人的情理、常識來判斷法律事實,和法官的專業(yè)判斷形成互補,可以避免主觀片面和獨斷專行,確保案件得到公正審判,對法官依法辦案客觀上也形成一種監(jiān)督約束,有利于提高審判透明度。
為保障陪審的公平公正,人民陪審員任期為五年,一般不得連任,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不得超過兩次。相關部門將做好候選人資格審查,多渠道了解候選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情況,必要時到候選人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jīng)常居住地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進行走訪調查,或對候選人進行當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