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打開知識學習新空間;在線醫(yī)療,在云端接受健康診療;在線直播,隨時隨地分享生活……乘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東風,信息消費成為創(chuàng)新最活躍、增長最迅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領域之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信息消費規(guī)模達4.5萬億元。
去年8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xù)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充分釋放內需潛力,壯大經濟發(fā)展內生動力,信息消費正以前所未有的態(tài)勢豐富著人們的消費選擇。
信息產品不斷豐富,優(yōu)質資源觸手可及
近年來,面向生產、生活和管理的信息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創(chuàng)新更加活躍。更多樣的信息消費選擇,讓居民消費意愿不斷增強。
對年過花甲的昆明市民老張來說,在線問診這次救了自己一命。
今年6月,老張突發(fā)意識障礙持續(xù)12小時,在當地醫(yī)院做了各類檢查,但就是查不出病因。危急時刻,當地醫(yī)生通過互聯(lián)網向上海華山醫(yī)院遠程醫(yī)學中心求助,神經內科教授程忻詳細詢問病史、癥狀、體征等情況后,迅速給出診斷思路、鑒別診斷以及下一步建議的輔助檢查。
“真是太及時了,不然都無法想象后果會是怎樣。有了互聯(lián)網,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上海的大醫(yī)院像是開在了自家門口。”老張言語中不無感慨。
隨著信息技術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如今,像老張這樣享受在線醫(yī)療的患者不在少數。除了連接外地醫(yī)院在線診斷,“互聯(lián)網+”還“加”上了在線咨詢、預約掛號、候診提醒等等,藥品方面也“加”上了配送、提醒服務。不光是得了疑難重癥,平時有個頭疼腦熱,打開“丁香醫(yī)生”“好大夫”等在線醫(yī)療APP,隔著屏幕,優(yōu)質的醫(yī)療資源就能觸手可及。
建在“云”上的不僅是醫(yī)院,學校等教育機構也相繼入駐云端,讓人們隨時隨地學習多了一條門路。
“孩子以前動手能力很弱,自從在網上購買了在線課程,他越來越愿意做手工類的作業(yè)。”談起孩子的變化,合肥市民閆女士滿是欣慰。
閆女士的兒子還在上小學,今年3月,某在線教育平臺上的課程讓她眼前一亮,平臺不僅可以在線選擇各類素質課程,還能對授課老師進行評價。在孩子的要求下,閆女士為他購買了3D打印課程。“這樣的學習形式重點突出又簡潔明了,更重要的是,還不受環(huán)境限制,隨時隨地都能打開學一會兒。”閆女士說。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7年度中國生活服務電商市場數據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交易規(guī)模約為2402億元,比2016年增加了53.97%,預計2018年交易規(guī)模將超過4000億元。
通信領域提速降費,消費熱情被點燃
如今,無論是掃碼支付、網上刷劇,還是在線教育、瀏覽資訊,網絡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數據流量成為人們的剛需。通信領域提速降費,進一步燃起了居民的消費熱情。
“村里當時是銅纜寬帶,網速慢得很,每次視頻,APP界面就轉圈圈。”籍貫安徽的徐先生目前在山東省青島市工作,由于父母村里邊網絡信號差,過去每次跟父母聯(lián)系只能靠打電話。
為落實電信普遍服務,安徽移動投入資金,進行行政村光纖寬帶覆蓋建設。目前,安徽移動有線寬帶已覆蓋全省1.4萬個行政村,700萬戶農村家庭,且網絡資源全部光纖到戶,可以提供100M以上帶寬接入能力。
“網速變好了,母親每次都要求視頻通話,看到母親的面容,獨自在他鄉(xiāng),心里也很慰藉。”徐先生說,最近母親學會了在網上看劇,剛給她購買了會員,畫質能更清晰。
網速不斷加快,費用也一路降低,釋放出實實在在的消費潛力。
“用戶在手機號開戶所在地辦理流量套餐,只能在歸屬地享有省內流量套餐,一旦離開歸屬地,套餐就將失效。”在貴州某科技公司工作的小王,去年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在職研究生,每月需多次往返北京和貴陽兩地。
“剛開始不清楚省內外流量使用差別,正常使用很快就收到欠費通知。后來每次去北京,都會提前額外花錢購買全國流量套餐包,供在省外使用。”小王說,因為運營商推出的套餐選擇太多,自己的情況特殊,想讓自己手機資費更合理,每次都頗費思量。
今年7月1日起,全國取消流量漫游費,資費套餐中的本地流量和省內流量全部轉為全國流量,且不需用戶申請,自動生效。
如今,小王再打開她的手機APP后臺,流量界面只顯示剩余流量的情況,并無省內外的區(qū)分。她根據自己的需求直接購買了10GB的流量套餐。“以后不管出差出游還是過節(jié)返鄉(xiāng),都不用再反復比對套餐,可以暢快地刷劇、看新聞,既方便又劃算。”小王說。
通信領域提速降費開展3年多來,通過提速不提費、流量不清零、取消語音通話長途和漫游費等多項措施,釋放了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3年來,寬帶資費單價下降了90%,移動通信客戶單價下降了83.5%,移動互聯(lián)時代向更多人敞開大門。
數據連起千家萬戶,超快網速在路上
長期以來,貴州都給人以“山高路遠、信息阻塞”的印象。如今,依靠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連起了千家萬戶,信息走進來,產品走出去,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今年53歲的杜凱是安順市平壩區(qū)樂平鎮(zhèn)補隴金農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創(chuàng)始人,2016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號召鄉(xiāng)親養(yǎng)雞致富。在平壩區(qū)工貿局和貴州電子商務云的支持下,由貴州電子商務云墊資投放的1萬羽小香雞雞苗進入合作社,合作社承擔起生態(tài)養(yǎng)殖任務,在養(yǎng)滿5個月后,品質小香雞再由貴州電子商務云進行線上線下的宣傳銷售。
“貴州很多農產品品質好,但面向市場就遭遇沒口碑、出貨難的窘境。”杜凱說,現(xiàn)在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后,每只小香雞都會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銷售,依托大數據分析,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查到,規(guī)避了消費者擔心品質的問題。據估計,杜凱村里的萬羽小香雞可直接帶動當地156戶貧困戶增收。
科技進步沒有止境,看向未來,中國的信息消費正走向5G時代。
每秒傳輸10GB,相當于1秒鐘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速度是4G網絡的100倍……今年5月10日,一架搭載著5G通信技術模組的無人機在上海北外灘起飛、盤旋,上海移動聯(lián)合華為公司成功實現(xiàn)了基于5G網絡傳輸的360度全景4K高清視頻即拍即傳。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無人機加5G技術”的首度組合亮相,意味著上海的5G技術經過多年的前期研發(fā)、測試、驗證,進入了應用展示階段,也標志著上海移動的5G試商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將上海作為5G率先試點城市之一,一系列5G相關的研究、測試及商業(yè)應用等正在進行中。按照計劃,到2020年,上海將率先完成以5G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總體架構,5G技術爭取進入全面商用。
“與之前3G、4G主要為人服務不同,5G和物的關系更密切。除了帶寬更寬之外,5G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低時延性,達到人類所不能察覺的速度。目前來看,5G將主要應用于無人駕駛、遠程醫(yī)療等領域,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2016年,5G技術研究試驗啟動;2018年,多地開展5G試點;2020年,5G全面投入商用。中國5G正按照規(guī)劃時間表有序發(fā)展,并走在世界前列。人們憧憬著5G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