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炒間。記者 李花 攝
戴上帽子、穿上白大褂和膠鞋,先量量體溫,然后用消毒水消毒,再用刷子刷刷指甲縫,?過“消毒水池”才能進入工作間……昨天上午,南京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南京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摸底排查結果,隨后參觀了南京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車間。
進車間先量體溫再刷手
大型的賽事開始了,中午每個人都吃到一份盒飯,你知道這些盒飯來自哪里?主要來自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是指根據集體服務對象訂購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場所的餐飲企業(yè)。加工的集體用餐形式可包括分裝成每人份后配送的盒飯以及在用餐現場分餐的形式。
那么,這些集體配餐單位生產的食物安全嗎?記者來到玄武區(qū)一家叫“仁磊”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生產車間。穿上白大褂和鞋套,記者進入他們的大炒間探訪。該公司的總經理趙俊告訴記者,每一位員工進入車間前在預備間需要先量體溫,如果體溫高,就不可以進入炒菜間。然后需要手消毒,在消毒水池旁,記者看到了刷子,“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對此,趙俊說,這是員工用來刷指甲縫的,因為指甲縫里常常會隱藏各種病菌。
南京一些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需整改
南京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餐飲監(jiān)管處副處長江?介紹,南京全市共有集體用餐配送單位51家,其中有11家為市內57所學校供餐,每日供餐量約為40000份,其余40家主要為企事業(yè)單位供餐,上半年的摸底排查發(fā)現24家企業(yè)有待整改。個別企業(yè)現場衛(wèi)生狀況不達標,還有些企業(yè)臺賬資料不完整,下達了24份整改意見書。另外,還抽檢了11批的衛(wèi)生情況,包括食品、加工后食品、操作人員的手上細菌、砧板、刀等工具上的衛(wèi)生狀況。有1批次不合格,就是一些從業(yè)人員手部的清潔度不夠,這樣,食物就有被污染的風險。
江?指出,針對近期氣溫偏高,集體用餐配送供應量較大、運輸時間較長,就餐場所臨時等特點,監(jiān)管部門將提高日常檢查頻次,尤其是為學校學生供餐的企業(yè),避免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發(fā)生,消除不安全隱患。“第一是把好食材原料的采購關; 第二是把好分餐備餐的操作關; 第三是把好檢驗檢測關; 第四是把好食品配送運輸關,防止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