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8時20分左右,馬女士與朋友從清河路與中經路路口乘坐出租車到和平路的鼎盛公館,下車時不慎將皮包遺留在出租車后排座上,包內有現(xiàn)金千余元、駕駛證、若干銀行卡、三張身份證等重要物品。待馬女士回想起來時,出租車早已走遠。馬女士等人都沒有留意出租車的牌號。心急如焚的馬女士立即報警,并通過交通廣播電臺滾動播放尋物啟事,均沒有消息。在朋友的提醒下,17日下午,馬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到交巡警一大隊尋求幫助
經過民警兩個多小時耐心細致的查詢,終于鎖定出租車牌號為蘇HZ16**。隨后,民警查詢并聯(lián)系到出租車駕駛人顧某。但駕駛人顧某稱沒有看見皮包。當天下午5時左右,民警接到出租車駕駛人顧某丈夫的電話,稱馬女士的皮包在他那里呢!這是咋回事呢?原來,顧某當晚與其丈夫謝某交接班后便回家了,謝某按慣例將車內進行簡單整理時,發(fā)現(xiàn)后排座上有個皮包。此時正好有乘客打車,謝某就隨手把皮包放在了儲物箱里。待謝某再次和顧某交接班時,由于又累又乏,也就把這個事情忘記了。
由于當時馬女士認為皮包肯定找不回來了,也沒有留下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怎么才能聯(lián)系到她呢?民警突然想到,馬女士說她曾報警及尋求電臺幫助,應該能找到聯(lián)系方式。隨后,民警通過網絡平臺,一一查看當時的報警記錄,輾轉與馬女士取得聯(lián)系。
當馬女士拿到幾經反轉、失而復得的皮包時,激動萬分,不禁對民警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豎起大拇指,同時也對出租車駕駛人顧某、謝某的拾金不昧行為表示由衷的贊揚。
晚報記者 張文輝
通訊員 瑩莎
同學,請聯(lián)系我們領回電腦
粗心的失主把電腦落在了公交車上,好心的公交車駕駛員拾金不昧,在失主的QQ里留言并留下了公交調度站的電話,經過多番努力,電腦最終“完璧歸趙”。
16日早上9:30左右,1路公交車駕駛員楊少青開車從汽車南站出發(fā)行駛到終點站將車停穩(wěn)后,正準備拿起笤帚打掃車內衛(wèi)生時,看見后面座椅上有一個黑色提包。楊少青急忙把這個黑色提包交給了公交調度員。
怎樣找到這個黑色提包的主人呢?為了尋找失主,楊師傅和公交調度員打開了黑色提包,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臺筆記本電腦。打開電腦上網搜尋對方QQ卻不在線,就在失主的QQ里留言并留下了調度站的電話。當天下午,終于聯(lián)系到失主。楊師傅這才得知,失主為淮陰工學院一位姓張的在讀大學生。在調度站接過電腦后,張同學感動地連聲說“謝謝,謝謝”。
晚報記者 樊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