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熱映,勾起了70后、80后關于青春的美好回憶。校園鏡頭中出現了眾多他們熟悉的舊物件:BB機、背帶褲、海魂衫、回力鞋、紅白游戲機……這也引發(fā)了他們對那個時代的集體懷舊。
我們試圖尋找電影中出現的部分老物件,及那個時代標志性的物品,和讀者一起回憶終將逝去的青春歲月。
穿上回力鞋 我們是潮人
33歲的劉先生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富有時代特征的老物件不斷閃現,不由地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時光。
劉先生家住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珠海路,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正在上中學的他終于擁有了一雙回力鞋,鞋子只有上體育課的時候他才舍得穿。在那個年代,擁有一雙回力鞋在同學中已經是相當牛的潮人標志,白色的鞋面,紅色的標識,在那個年代,它無疑顯得時尚、別致。“我一雙,弟弟也有一雙。爸爸給我們買的,別提有多高興了。”記憶中的美好不僅僅是青春的容顏和同伴,一雙鞋也能成為青春的符號,雖不刻骨銘心卻也印象深刻。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即便穿上再好的鞋,劉先生也找不到當年穿回力鞋時的快樂。“也不知道為什么,穿幾千塊的鞋最多就是感覺腳底下舒服點,沒別的感覺。”
現在,劉先生仿佛從電影中找到答案:哥穿回力鞋,穿的是回憶,是對逝去青春的美好回憶!
社區(qū)記者 江安
家有小霸王 大家都羨慕
現在很多父母感嘆,小孩子對網絡游戲的學習速度比我們以前學得快多了。吳先生今年31歲,家住清浦區(qū)人民南路,“我們的青春年代,是電子產品剛剛登陸中國的年代,小霸王游戲機雖不像現在電子游戲那樣炫目、豐富,但它真的給我們的成長留下快樂的記憶。
看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女主角鄭微在寢室玩游戲的畫面,吳先生猜測,那游戲不是超級瑪麗就是忍者。因為都太熟悉了,所以他覺得自己的判斷不會錯。
“記得那年我上五年級,因為成績考得很理想,家里人就給我買了一臺小霸王游戲機。”吳先生說,到現在,他還記得“小霸王其樂無窮”這句開機語,還有魂斗羅、超級瑪麗、坦克大戰(zhàn)、馬戲團》等經典游戲。
因為自己有小霸王,在學校,不少同學都開始和他交好。吳先生說,他的成績并不是班上最好的,而大多數同學只和成績好的同學交好。“我明白,和我套近乎的,都想在星期日到我家里玩游戲呢。大家在一起談論怎樣闖關,怎樣操控,這記憶真的很美好。
社區(qū)記者 江安
腰間BB機 有事請呼我
BB機對于70后、80后來說,不只是一種通訊工具,也承載了對青春的回憶。只可惜它“曇花一現”,流行了幾年,很快就被手機取代。
李雙是個80后,目前在大學城一所高校任教,看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女主角使用BB機的畫面,她說,自己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BB機是暗戀她的男生送的。“我家在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李雙說,上高中時,她常在電視里見到這樣的鏡頭:打扮時髦的俊男瀟灑地揮著BB機對朋友說道,有事呼我!那時她還不知道BB機是個哈東西,“后來喜歡我的一個男孩輟學外出打工了,在我過生日的時候,他送了一個BB機給我作為生日禮物。”李雙當時很興奮,但也怕家人發(fā)現,回家后就放在書包里。“用了一個多月了,被姐姐發(fā)現了,告訴母親,母親打了我一頓,要我把BB機還給人家。”李雙說,她對那個男孩沒有感覺,后來兩人也斷了聯系。2000年上大學后,李雙用打工掙的錢給自己買了部手機。
在市區(qū)某事業(yè)單位上班的趙挺說,他1999年考入武漢一所高校,那年他也擁有了BB機,“當時班上用BB機的人不多,宿舍里也就我一個。我用的是那款經典的摩托羅拉中文BB機。”趙挺說,BB機是父親給他的,是為了方便聯系。“那時候同學朋友見面,都會說有事呼我。”
BB機用著方便,趙挺也有心煩的時候,正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一樣,課堂上BB機四處響,每次上課前,教授們都要叮囑有呼機的記得關機。還有就是BB機響了,滿大街找電話,趙挺也覺得挺麻煩的。 社區(qū)記者 金鑫
“紅白游戲機”
幸福與快樂相伴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鄭微因為與陳孝正的一些不愉快而生悶氣時,用老式的“紅白游戲機”連上早期的彩色電視打游戲,這成了她最好的發(fā)泄方式。
看似不經意的場景,卻勾起了很多80后塵封已久的美好回憶。那款簡單的紅白游戲機承載著80后青春時代的快樂和友情。雖然游戲機已經丟棄多年,但一說到它,很多80后不但清晰地記得當年玩過的那些游戲,還能回憶起當年與伙伴們一起爭玩游戲時的場景。
“那時候,第一次接觸的游戲是魂斗羅。”家住清河路一號生活大院的朱先生今年30歲,他還記得當時為了能成功闖關,苦練各種技術,積累闖關經驗。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來,直到最后闖關成功,內心充滿了喜悅。
除了魂斗羅,超級瑪麗、坦克大戰(zhàn)、冒險島等也是80后們非常喜歡玩的游戲。朱先生說,那時候有一臺游戲機是幸福的,因為它除了帶給自己很多樂趣外,還因得到伙伴和同學的羨慕而交上更多的朋友。一下課就帶著伙伴們急匆匆地跑回家玩游戲的情形至今還歷歷在目。
當時得到一款新游戲卡帶也是不容易的。朱先生回憶說,那時游戲卡帶價格不菲,再加上家里收入不高,父母很少給自己錢買游戲卡帶。為了多玩幾種游戲,同學之間往往帶著卡帶到學校交換,然后帶回家玩。“我們經常拿掉卡帶外殼,只剩一個磁條樣的東西。”
這些游戲雖然早已被更好玩的大型電子游戲取代,但是它們伴隨80后們一起成長,各種歡樂也深深地刻在一代人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