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王宇) 宿豫區(qū)大興鎮(zhèn)最近出了件新鮮事,一所學校出了兩個小“球星”。這兩位少年因喜愛足球加入了校足球隊,入隊后不僅沒有放松文化課的學習,練球也十分刻苦。今年6月,廣州恒大足球學校在南京設立招考點,他們兩人雙雙通過考試,圓了他們的足球夢。這兩位少年身上有怎樣的故事,他們如何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記者昨日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內向的姚良斌:足球讓我體驗到不同的生活
今年13歲的姚良斌,雖是男孩,但看起來很內向,可提起足球時卻充滿激情。小時姚良斌成績一直保持優(yōu)異,并無其他業(yè)余愛好,課外生活略顯枯燥。他與足球結緣,源自一次陰差陽錯的報名。
姚良斌上小學四年級時,學校組建校足球隊,只要愛好踢球的學生都可報名,原本不會踢球的他被選上。選拔時他第一次接觸足球,性格文靜的他立即被這項熱血的運動深深吸引。選拔當天,初次接觸足球時那緊張中帶著興奮的心情,他至今難以忘記。通過一系列的測試,進入校隊,他很快進入狀態(tài),對足球逐漸癡迷起來。
“足球讓我感受到與以往不同的生活。一到課外時間我就玩球,有時甚至會忘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想成為球星,把中國足球‘踢’向世界。”姚良斌說,因為踢球他的成績曾受到一點影響,協(xié)調好時間后又逐漸趕了上來。
“假小子”朱佳怡:女孩也有足球夢
另一位入選廣州恒大的孩子朱佳怡,她的愛球史可以從她記事時算起。
朱佳怡的爺爺王立鄂年輕時是個“鐵桿球迷”。今年已80歲的他最愛的是在電視上看球賽。在他的影響下,朱佳怡的爸爸王玉珠和他的叔叔、伯伯對足球都十分喜愛。從朱佳怡記事起,給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爺爺、爸爸和其他叔叔伯伯一起看球,一起喝彩的場景,從那時起,對足球的喜愛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朱佳怡從小就羨慕電視里踢球的孩子,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足球,卻一直沒告訴父母。上學后,看到其他孩子在運動場踢球時,她想加入進去,卻因是個女孩而被拒絕。“女孩踢球不一定比男孩差!”她當時就暗下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練習踢球。進入校足球隊后,她有了更大的夢想,長大進入國家隊,為振興中國足球出力。
家人支持讓他們實現(xiàn)夢想
“我家孩子從小就很省心。學習成績不錯,考上恒大足校,我很高興。”提到兒子姚良斌,姚金柱的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孩子通過恒大足校選拔,本是值得舉家歡慶的事,可面對每年5萬元的學費,兩家均覺得負擔較重,不過他們的父母均表示,“再難不能難為小孩,肯定支持孩子上學。”
姚金柱一直在家務農(nóng),后來做過廚師。“兒子這次考上了足球學校,我們全家都很高興,雖然學費很貴,但第一年的還是能交得起的。”他告訴記者,孩子通過足球學??己说漠斕?,他就和妻子商量決定,一同隨兒子去廣州生活。“在廣州做事能多賺點錢,照顧兒子生活更方便。”
今年6月份,正在貴州打工的王玉珠第一時間得知朱佳怡通過了廣州恒大的考試,女兒與他通話時擔心地問:“爸爸,我考上了廣州恒大,聽說學費很貴,去不去上啊。”他知道女兒從小就喜歡踢球,難得有這個學習、愛好兩不耽誤的機會,女兒肯定想去,他毫不猶豫地說:“只要你能好好學習,爸爸就支持你去。不要想太多,有事我和你媽能解決。”目前,王玉珠一年只能結余3萬多元,距女兒一年的學費還有很大缺口??伤敛华q豫地選擇圓女兒的夢想。“我們市一共就兩個人考上恒大足校,孩子抓住了這次機會,我們家長當然要努力。”王玉珠說,女兒第一學期的學費已經(jīng)解決了。
家人的支持,是兩個孩子堅持并實現(xiàn)夢想的動力。而他們也沒有辜負父母一直以來的支持,多次交出令父母滿意的答卷。他們倆進入校隊兩年多時間里,不僅保證自己的文化成績優(yōu)異,還兩次獲得我市“市長杯”足球賽第一名。今年6月28日,在廣州恒大足球學校南京招考點,選拔項目包括文化和體育素質兩大項,姚良斌和朱佳怡的文化課十分優(yōu)秀。他們剛完成6項體育素質測試項目,恒大足校的意大利教練馬德里當場就表示,“這兩個孩子表現(xiàn)都很好,考試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