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杭州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的校長王怡芳眉頭打結,都快愁死了。究竟什么事,能讓這位杭城資深名校長一籌莫展?“我們剛做了2018年一年級新生摸底,學區(qū)內的戶籍生遠超預期,到時學校的空余教室滿打滿算,一表生容納不下了。”王校長說。
作為杭州規(guī)模最大的小學,賣魚橋小學在圈內被稱為“超級學校”或“航空母艦式小學”。學校一共三個校區(qū),其中霞灣校區(qū)和湖墅校區(qū)打通招生,2017年,這兩個校區(qū)共招收新生930人,創(chuàng)了歷史紀錄,光一年級的學生人數甚至就要比多數小學全校還要多。
學校為了容納下這么多學生,整合所有資源,班額一擴再擴。明年,就連這所“超級小學”也接收不了那么多一表生了。
因此,明年賣小招生時很可能會設置入戶年限,對一表生進行調劑。有一年級準新生家長得知這個消息,發(fā)朋友圈說:“悲傷的消息,今年來得更早一些……”
一表生一年比一年多
不得不提前進行摸底
實際上,按照慣例,杭州大多數公辦小學對新生進行摸底,最早也要等到明年1月。賣小之所以提前進行,是受今年招生形勢的影響,未雨綢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8月底,在浙江樹人大學禮堂,賣小那場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新生家長會,一年級竟然有22個班,近千名新生,介紹班主任要分兩批,因為臺上站不下……為什么要到大學借禮堂?因為本校內沒有這么大的場地,連操場都坐不下那么多人。
這些年,賣小的一年級新生人數逐年激增。據王校長回憶,2009年,霞灣校區(qū)的一年級新生才165人,到今年,已經增加到350多人。這種趨勢眼看剎不住車,因此不得不提前進行生源摸底,早做打算。
根據統計,該校霞灣和文瀾校區(qū)的戶籍生均大大超出2018年的招生計劃。尤其是文瀾校區(qū),有近650名戶籍生,比去年同期多了近100人。
“文瀾校區(qū)最多只能安排66個教室,平均每個年級11個班。今年招了14個班,就需要后續(xù)幾年減少招生來抵消,不然越往后,新生都沒地方去了。明年,文瀾校區(qū)理想的招生規(guī)模是10個班,但考慮到一表生人數居高不下,極限也只是12個班,頂多招收500來人。”王校長分析說,“而且接下來的幾個月,2018年的戶籍生人數還可能會繼續(xù)增加。”
左算右算教室、老師都不夠用,王校長才會招架不住,愁上眉梢。
雖然重金購買了學區(qū)房
有可能入不了學
一表生越來越多,規(guī)模巨大如賣魚橋小學也招架不住了。為什么每年都會多出這么多伢兒?除了近年的出生高峰,王校長分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區(qū)房:“現在家長買房,首先考慮的是學區(qū),所以入學適齡兒童在一些熱門小學的學區(qū)內,越來越集中,一表生人數連創(chuàng)新高。”
當一表生都無法容納時,杭城公辦小學目前普遍采用的應對辦法,是按購房入戶年限先后順序排隊,時間越短,被調劑的風險越大。由此來看,今后家長選購學區(qū)房時,要更加留心對應小學對入戶年限的要求,最好不要趕在孩子入學的臨界點購房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