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港一帶,湖水滿溢
浙江在線10月08日訊 臺風(fēng)肆虐下的西湖景區(qū),昨天一副狼狽相!
泥水橫流,涵洞積水,長橋“決堤”,集賢亭“淪陷”。走在湖邊,你已經(jīng)分不清是湖水漫上了路面,還是路面積水淹過了岸。
前往景區(qū)探查的記者,也只好蹚水過河,景區(qū)之行一路走來備感艱辛。
雨水夾雜黃泥
路面形成湍流
昨天一早,接到滿覺隴居民的電話:一晚7級大風(fēng),吹落一地桂花。今年,桂花的收成怕會大受影響。
中午出門,打車無望,這時還是公交車給力。進入靈隱路后,公交車一路劈浪前行,濺起水花陣陣。
車停在“水樂洞”站,后門一開,記者傻了眼。翁家山上的黃泥,被雨水裹挾沖刷而下,嘩嘩地形成急流。我鼓起勇氣抬腳下車,結(jié)果,剛一著地,左腳的拖鞋就被沖走。
狼狽地提包撐傘,赤腳追著拖鞋沖下山。跑了六七十米,才算追回拖鞋。中途,險象環(huán)生,差點腳底打滑,摔個徹底濕身。有幾處地方,水急得連站都站不穩(wěn),多虧當(dāng)?shù)卮迕駧兔Γ持浾咣忂^了“河”。
臺風(fēng)“嚇”走了
三分之一的桂花
81歲的胡景鏞,是整個滿覺隴村唯一還在手工做糖桂花的村民。昨天一大早,他就上山查看自家的十余棵桂花樹。“昨晚風(fēng)太大,三分之一的桂花被吹下來了。”他說。
被打落在地的桂花,已無香味??粗鴿M地金黃,胡景鏞連連嘆氣說,“太可惜”。臺風(fēng)來前,村民們曾試圖打過桂花。可是,花期未到,桂花就是不肯下來,死死地黏在枝椏上。
這一季的桂花,叫“中花”,香味比9月的早花更濃郁,花期更長。一般腌制后,送到食品廠做成月餅餡,或是外銷釀桂花酒。
如果今晚還是大風(fēng),“那今年的桂花就真的完了。”胡景鏞說。
小天竺涵洞外
沙包疊成長龍排水
逃離上滿覺隴后,記者沿虎跑路、南山路往市區(qū)而來。路上有碰到在清理排水口的環(huán)衛(wèi)工,聽說小天竺涵洞這處西湖景區(qū)最易積水的地方,昨天也沒逃過水漫金山的命運。
昨天早上7點,小天竺涵洞積水已達到10厘米,到了8點,積水已超過20厘米,且積水越來越深,從上游和山上流下的水匯成了一條小河流往最低點小天竺涵洞。
在市政工人們的努力下,3車300個沙包疊成了一條長龍,將水引向了道路旁邊的排水渠內(nèi),緩解了壓力。不過,由于錢塘江水位上漲,江水倒灌到進龍河,錢江一橋涵洞旁邊的進龍河沙場門口河水比駁坎高出60厘米左右,外圍的水位不減,排水工作還是很艱巨。

九溪楊梅嶺,路面水流成河
長橋“決堤”
傳說“西湖水滿上來了”
在花港觀魚的樂水亭前,雨水早已沒過臺階,與西湖水連成一片。沿著南山路,繼續(xù)前進。一半的路,崩潰在水中。不過,景區(qū)內(nèi)最夸張的路段,還是在長橋公園一帶。這里,水深30余厘米。有的車子見此,嚇得調(diào)頭就走。
一名交警在路旁指揮。“這里是地勢最低處,山上的水一下子在此匯集,來不及排水。”他說。地上的排水窨井極少,不少還設(shè)在最高處路中間。
“這里,向來是老大難,一下雨就這樣。”他說。滿溢的水,只能往西湖排。長橋公園前的人行道處,開了一口子,水嘩嘩地經(jīng)此流向西湖中。這“造就”了傳說中的“西湖水滿上來了”。
長橋,已然“決堤”。整座長橋,只露出橋兩側(cè)的石墩頭,其他的全軍覆沒。長橋入口,設(shè)起牌子:“水已漫橋,禁止入內(nèi)。”記者伸出腳試著探入水中,水沒過了半個小腿。

長橋被水漫過
-相關(guān)背景
臺風(fēng)來臨之前,西湖景區(qū)就針對景區(qū)各風(fēng)口、風(fēng)帶的古樹名木,主要道路行道樹和公園景點內(nèi)主要景觀樹木做好了支撐與加固,其中靈隱路、蘇堤、白堤、長橋公園、湖濱路等核心景區(qū)的行道樹、景觀樹等已支撐完畢;各城區(qū)綠化辦正抓緊做好樹木支撐加固。共計支撐名木古樹近400棵,其余樹木3000余棵。
昨天一整天,景區(qū)市政市容共派出應(yīng)急處置人員150人次,處理道路積水點南山路省軍區(qū)門口、龍井路靈隱路交叉口、玉泉公交車站等9處;北山路葛嶺公交站36號等處窨井蓋被雨水沖開,工作人員補蓋窨井5處;梅嶺南路外大橋仁和外國語學(xué)校進水,市政市容上午運去70個沙包袋將水堵住,下午再次運去沙包50袋,抽水泵一臺,幫助他們排水;還解決北山路55號、南山路12號等多處居民家中進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