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朝暉街道老房地社區(qū)最近開了一次道德講堂,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區(qū)居民走到了臺前,講述一個長達十多年的故事。她就是鄰居們口里的“最美阿姨”戴華芬。
很多上了年紀的小區(qū)居民都認得71歲的戴華芬。因為早在社區(qū)還被稱為居委會的時候,戴華芬就是居委會的書記,那時候這個工作都是純義務的,只有熱心、人緣好又不怕辛苦的人才愿意接這個差事。
而“最美阿姨”的稱呼,源于她與一位老鄰居金寶珍的故事。因為老人腿腳不便,加上女兒又身患重病,戴華芬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工作,只要有空就往老人家跑,這一照顧就是十多年。
老太太大便失禁
她毫不介意親手擦洗
金寶珍住在47幢,戴華芬住41幢,兩人剛搬進小區(qū)就相識了。按戴華芬的話說,都是相熟的老鄰居,不管,過意不去。
金寶珍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經(jīng)濟并不寬裕,老人沒有請保姆,是女兒一直照顧老人的起居。戴華芬總是時不時地上門去看看老人,和她聊天;老人愛吃云片糕,她就特地去買來;太陽好的時候,推著老人出來曬太陽。老太太家里找不到合適的冬衣,戴阿姨馬上回家把自己的一件漂亮小襖拿來給老太太穿上。
幾年前,一直照顧老人的女兒查出患了癌癥,不得不住院治療。金寶珍成了無人照料的空巢老人。
戴華芬二話不說,主動挑起了重擔。她每天一早就會去老太太家,把社區(qū)送來的早餐一勺勺喂給她吃,然后再幫她梳頭洗臉,清理床鋪。“老人家吃飯不能快,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喂,不然就容易噎著。”戴華芬說,照顧老人家得細心、耐心還得有愛心。
有一回,老太太大便失禁,戴華芬扶著她下床,大便不僅弄臟了床單,臥室的地上一直到衛(wèi)生間都弄得一塌糊涂。戴阿姨沒任何怨言,撩起袖子,幫老人家洗澡擦身,擦地,最后把臟床單洗得干干凈凈。
“老太太好多天沒洗澡,頭發(fā)都打結(jié)了,說實話,給老人家洗澡前也做了思想斗爭的,老太太腿腳不方便,萬一洗澡打滑摔著了,好事就成壞事了。”戴華芬還是決定幫老人洗澡。“我一次次叮囑老人,抓緊扶手,然后動作迅速地給老人從頭到腳洗了一遍。”戴華芬說。洗完澡,看到老太太舒服得直樂呵,躺進被窩美美睡覺的模樣,辛苦擔心也都值了。
2011年,老太太離開人世,享年102歲。因為老太太的女兒也身患重病,戴華芬和一幫鄰居幫著社區(qū)親手操辦了老太太的后事。
居委會里的老搭檔生病住院
她從住院忙到出院
除了盡心盡力照顧金寶珍,對身邊其他人,戴華芬同樣抱著一顆熾熱的心,給予關(guān)心和照顧。
前段時間,老鄰居也是當年居委會的老搭檔周奶奶突然中風,戴華芬又是跑前跑后地忙活,幫忙送到醫(yī)院,開藥、陪護,直到老人的子女趕到病情穩(wěn)定了,戴華芬才回家。
周奶奶住院期間,戴華芬又不定時地給老人送去燒好的飯菜,給她增加營養(yǎng);現(xiàn)在周奶奶出院了,戴華芬隔天就去看看老姐妹,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
戴華芬說,老搭檔周奶奶也是個熱心腸,和她一樣樂于助人,鄰居搬家一時沒地方放東西,她騰出自家一間房間給人家借用。“這樣的好姐妹現(xiàn)在有了困難,更要幫一把。”她覺得左鄰右里,就是幾腳的距離,遠親不如近鄰,尤其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鄰居照顧更方便和貼心。一家有困難,大家都來幫忙,眾人拾柴火焰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