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四川,一個近40歲的女人,老家在湖南永州,近年常住杭州。
唐四川,走在人群里毫不起眼,就一個普通的中年女人。
然而,擦肩而過的有誰知道,長發(fā)飄飄的她竟然是個盤踞在杭州的大毒梟,一手從廣東上家進貨冰毒,一手與人合伙制作麻古,制作窩點就在鬧市凱旋路。
這個窩點很不光彩地得了個第一,杭州第一個制作新型毒品麻古的制毒窩點。
唐四川,如走鋼絲那樣,無比小心地發(fā)展著多個下家,把她手里的這些貨,悄悄售賣,流毒社會。
不過,紙包不住火,禁毒民警還是嗅出了味道,最終將她的販毒團伙一舉搗毀。11名團伙成員盡數(shù)到案,同時繳獲冰毒6000余克,麻古2000余粒,毒資6萬余元。
唐四川,必須為她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黑色垃圾袋包好毒品,趁著夜色出發(fā)
在這個販毒團伙里,最先露出馬腳的,是一個綽號“來狗”的湖南永州人。他也姓唐,40歲,長得又黑又壯,暫住在江干區(qū)范家新苑。
“來狗”真的已經(jīng)夠精了,他手下有兩個馬仔,實際上被他當成了“替死鬼”。
癮君子們要買毒品,只能進入馬仔的出租房(也在范家新苑),與馬仔見面,每次買兩到三克冰毒。
要見江湖上流傳已久的“來狗”?門都沒有!
“來狗”只在幕后指揮,每天交易高達十多次,甚至二十次。只有遇到進貨50克、100克的大客戶,“來狗”才會親自出馬,他每次都用黑色的垃圾袋裝好冰毒,趁著夜色出發(fā)。
在老家她是富婆,在杭州她低調(diào)而神秘
如此大量的人員進出馬仔的出租房,難免有人懷疑,下城禁毒和市局特警,先后接到了報警。
他們組成了專案組。
民警們便衣蹲守了好些日子才發(fā)現(xiàn),幾乎從不露面的“來狗”才是大BOSS。
不過,再查下去,“來狗”販毒所得,都流入了唐四川的賬戶。由此,這個大毒梟第一次浮出水面。
民警發(fā)現(xiàn),她在永州老家是個富婆形象,進出開一輛奧迪A6。
但是,在杭州,她顯得異常低調(diào)且神秘。
技師曾赴緬甸學習制毒,第一批麻古被退貨
唐四川是從廣東上家處進貨冰毒,但她發(fā)現(xiàn)市場上對麻古的需求更大,而這種緊俏的新型毒品,進貨比較難。
為了穩(wěn)定自己的貨源,為了更大的賺頭,她心里興起了自制麻古的想法。
唐四川找到了自己另一個大下家宋某,這是一個40歲的杭州男人,常常問她大批量進貨冰毒。這一次,唐四川決定扮演出資人的角色,具體操作,統(tǒng)統(tǒng)交給宋某。
制作麻古,那可是個技術活,但宋某手上可沒有技術。不過,他認識湖南技師劉某,劉某曾經(jīng)到緬甸去“進修”過。
劉某是個技術宅,人瘦瘦的,精干,性格有點偏執(zhí),他早年落魄,是宋某資助他渡過難關,所以他對宋某始終懷有感恩之心。
他答應宋某干這檔子事。
通過中介,杭州人宋某在鬧市凱旋路上租下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中套。
隨后,他和劉某在網(wǎng)上購買了所需要的工具和原料:壓片機、勺子、濾網(wǎng)。哦,還有香料,牛奶口味的和香草口味的,這是根據(jù)癮君子的口味而設定的。
麻古制作是有氣味的,為了掩蓋,他們還在房間里安裝了大功率的排氣扇。
劉某足不出戶,每天悶在房間里制作。他的第一批成品是不太成功的,做出來的麻古是綠色的,有500顆,而正品麻古應該是紅色的。
這批麻古,曾被下家退貨。
劉某很不好意思,覺得對不起宋某。
宋某說,沒事,繼續(xù)。他還是每個月付1萬元給劉某,作為生活費和買原料的費用。
當然,背后還有一雙眼睛始終盯著,唐四川的眼睛。
民警沖進去時,制毒技師正干得熱火朝天
在專案組里,越來越多的線索集中到了唐四川這個女人身上。今年4月14日,警方發(fā)現(xiàn)唐四川和“來狗”攜帶大量毒品從老家坐大巴來杭,決定收網(wǎng)。
在市局禁毒支隊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下,當晚100余名警力兵分6路出擊。
晚上10點半,先在范家新苑附近的夜宵店里抓住了唐四川和“來狗”。此時,宋某剛剛從唐四川這里進貨回去,民警幾乎在同一時間找到了他。
下一個抓捕的,該是技術宅劉某了。
通常情況下,劉某都是反鎖房門干活的。怎樣開門?民警讓宋某打了個電話:喂,我馬上要來拿點東西,你別把門反鎖了。
到了門口,民警用宋某的鑰匙開了門。
里面,劉某正戴著手套,干出一頭汗。
在隨后的幾個小時里,專案組先后在寶善公寓、三墩街某酒店、采荷路等地分別抓獲了其他團伙成員。其中一人身上,還帶著一把點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