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暑假了,最開心的就是出去玩,但是哪怕有達人陪著,還是會有不少安全隱患。遠的不說,光是家門口的社區(qū)健身器材,其實許多并不適合孩子玩。
就在上個月,杭州濱康路網(wǎng)商路口南岸晶都小區(qū),一個不到1歲的男寶寶,被蕩秋千的健身器材卡住了左腳。當時孩子爺爺陪他在搖椅上玩,寶寶雙手握著椅背,腳踩在搖椅上,玩著玩著左腳豎著踩進了約3.5厘米寬的縫隙里,直到消防趕到才把寶寶的腳拿出來。
這樣的案例,消防每年都接到不少。昨天,記者實地走訪了杭城幾個社區(qū),看看我們身邊的健身器材到底有哪些安全隱患。
[浙大御蹕社區(qū)]
小區(qū)健身點變成了“停車位”
浙大御蹕社區(qū)的健身點有好幾個,每天傍晚時分,來玩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在田家橋路口的一個健身點,記者看到,不少健身器材的外漆都已經(jīng)剝落,銹跡斑斑。一塊標識牌上寫著,這批器材建成于2010年10月,至今已經(jīng)有5個年頭。
緊挨著健身點,是一個小型的停車場。許多車停的位置離一些健身器材不到1米,甚至還有車直接開進了健身點,擠在了幾個器材中間。
記者發(fā)現(xiàn),除了停車場里來往的車輛,還有很多電動車、三輪車不時經(jīng)過。
昨天下午5點多,居民周大伯帶著小孫子來這個健身點玩。“附近有好幾個健身點,這個設施舊,位置也不好,來的人不多,其它地方人太多了。”周大伯說。
不過,周大伯也有些擔憂,“你看看,多危險!車子這樣進進出出的,萬一撞到孩子怎么辦。”
[東園公園]
“太空漫步機”被孩子當秋千玩
早晨和傍晚,都是東園公園里最熱鬧的時候。里面有一大塊場地,專門配備了一批健身器材,供附近居民使用。有的時候,簡直可以用“爆滿”來形容,人多時還需要排隊。
昨天傍晚6點多,這個健身場地已經(jīng)被老人和小孩“包圍”了。有一種鍛煉時雙手要握住橫桿,雙腳分踏于左右踏板上,一前一后交替自然擺動漫步的健身器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太空漫步機”。
但許多孩子卻把“太空漫步機”當成了玩具,或在上面玩手機,或一邊一個坐在本該是腳踏的踏板上,把它當秋千玩。還有的孩子站在前后擺動的踏板上,用手抓上面的橫桿,有的孩子個頭太小,夠起來很吃力,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摔倒。
大人們遠遠地站在旁邊看著,聊著天,似乎并不覺得這會有什么危險。
在一個“蹺蹺板”上,兩個小男孩一人一頭,坐在上面嬉笑玩鬧,互相比體重;還有個小寶寶被奶奶半托舉著,爬那種豎立著的橫杠……種種景象,讓記者都忍不住捏了把汗。
[胭脂新村]
健身器材上綁了根晾衣繩
胭脂新村社區(qū)有4個健身點,在同豐弄附近的9幢居民樓門口的健身點算是比較大的。這個健身點呈T字型分布,有10多種健身器材,其中一段被一條晾衣繩擋住了去路。
昨天下午4點多,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晾衣繩一端系在路邊的電線桿上,另一端直接系在了一個健身器材上,上面掛滿了衣服。
走近一看,許多健身器材都已破舊不堪,上面積著厚厚一層灰,有些器材的坐凳已經(jīng)開裂,有些蒙上了蜘蛛網(wǎng),還有的被居民隨意丟棄的垃圾覆蓋,這批器材建成于2001年,已有14年之久。
“這里已經(jīng)不太有人來玩了,但偶爾還是會有孩子來玩,萬一被晾衣繩和衣服鉤住、勒到怎么辦?實在太危險了!””居民王阿姨說。
相對而言,胭脂新村的其它幾個健身點情況稍好一些,不過有些器材也損壞了,比如一個扭腰器的座位已經(jīng)不見;還有一個“健騎機”的螺絲已經(jīng)松動了。
[社區(qū)說法]
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將及時消除
還有志愿者會不定時巡查
據(jù)了解,除部分由各單位和開發(fā)商建設的體育健身器材外,大部分社區(qū)健身器材都由體育部門利用彩票公益基金進行建設。而器材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則落在了當?shù)亟值篮蜕鐓^(qū)管理部門的肩上。一般來說,健身器材的使用年限最多不能超過8年。
“在社區(qū)里的健身器材歸我們管,公園里的歸街道城管科管理。”東園社區(qū)工作人員說,“如果發(fā)現(xiàn)有損壞、破舊或螺絲脫落等情況,我們會先上報給街道,由他們來進行維護和檢查。哪怕不出問題,相關部門一年也會下來檢查一兩次,看看有無安全隱患。”
今年5月底,浙大御蹕社區(qū)剛把原來已建成使用10年以上的健身器材全部更換了一遍。在選擇新器材時,社區(qū)特意考慮到了兒童和老人。比如選一些擺動幅度不大的器材,避免老人扭到腰,還有低桿類的器材,保護孩子的安全等。另外,工作人員解釋說,田家橋停車場旁邊的健身器材去的人不多,年限也沒到,所以這次并沒有更換。
那么,社區(qū)的健身器材日常由誰來監(jiān)管呢?浙大御蹕社區(qū)有專門的居民志愿者,看到健身器材損壞會及時告知社區(qū),社區(qū)再進行上報維修。
而胭脂新村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關于晾衣服問題,他們也很無奈,“我們看到了會勸阻,但人一走,他們就會繼續(xù)曬。”不過,工作人員說,目前已安排居民代表、樓道組長等對健身點定期進行檢查維護。
[體育部門]
帶孩子玩之前看看器材上的標注
不適合孩子玩的健身器材不要去
“杭州各個社區(qū)健身器材的管理目前是‘各自為政’。”杭州市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顧俊儉告訴記者,“比如江干區(qū)體育局就有專門的巡查隊對區(qū)內(nèi)各個社區(qū)健身器材進行定期巡查,有損壞報修由巡查隊統(tǒng)一負責;而其他一些區(qū)就由具體下屬街道社區(qū)自己負責,有損壞直接聯(lián)系生產(chǎn)商維修。”
顧俊儉說,每年上級有關部門都會下?lián)芙?00萬元的資金補助,作為整個杭州市體育健身器材的管理、維修和更新補貼。
“我們一直很重視小區(qū)健身器材的安全隱患。現(xiàn)在的健身器材生產(chǎn)出來,在設計時就是有分類的,哪些適合兒童、哪些適合成人,都有標注。在玩之前要先看一看,是不是適合孩子玩,不適合的就不要去玩。”顧俊儉提醒,“不時發(fā)生的兒童因為健身器材受傷事件讓我們很痛心,大人在孩子玩耍時一定要時刻監(jiān)護。”
“對于那些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健身設施,我們都明確要求社區(qū)拆除,即使缺少資金也要拆除,等有了資金再重新更新,安全必須是第一位的。”顧俊儉說,健身器材在安裝后,產(chǎn)權已經(jīng)轉到了街道社區(qū),但體育部門也會每年對這些設施進行暗訪監(jiān)督。
“上級部門還會要求街道社區(qū)購買意外險,對因健身器材而受傷害的孩子及家庭進行補償。“但顧俊儉坦言,“這筆賠償數(shù)目不會太大。”
最容易忽視的兒童安全隱患盤點
滯留車內(nèi)
近期把孩子滯留車內(nèi)的事件頻頻發(fā)生,大多是因為家長的疏忽或過于自信。外出時需要注意:
1、盡量讓孩子穿顏色亮麗的衣服;2、教育孩子不要在馬路上嬉戲玩耍,遵守交通規(guī)則;3、讓孩子保持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nèi);4、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nèi),夏天溫度高,孩子極容易因缺氧而發(fā)生危險。
地燈燙傷
近日,瑞安市的一個媽媽帶著2 歲的孩子到公園里散步,孩子用手觸摸地燈時就被地燈燙傷。夏季也是兒童燙傷的高發(fā)期。家長們要注意:
1、帶孩子外出時,應盡量避免孩子接觸地燈,特別是用手去摸,或者光著腳踩;2、如果被燙傷,應該先用大量冷水沖洗患處,輕微的燙傷可使用外用的燒傷藥物擦涂,嚴重的燒傷則需要盡快到醫(yī)院就醫(yī)。
副駕隱患
現(xiàn)在,不少媽媽喜歡抱著寶寶坐在副駕駛座上,其實不知道暗藏著巨大隱患,一旦發(fā)生危險時,副駕駛的孩子就相當于氣囊了。家長們要注意:
1、如果開車,應讓孩子坐后座,使用安全座椅;2、不要讓小孩獨自坐后排。好動的小孩有可能拉開門窗發(fā)生意外,在汽車發(fā)生緊急情況時無法照顧好自己,因此盡量不要獨自一人開車帶小孩。
高空墜落
每年暑假,醫(yī)院都會接診不少兒童高空墜落的案例。如何防范:
1、家中的飄窗、落地窗下不能堆放可攀登的雜物;2、通過游戲、模擬方式幫孩子建立對高空危險的概念;3、不要有僥幸心理,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
自動扶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外出時如果不小心可能會被商場、過街天橋等的自動扶梯夾傷。要注意:
1、在上下自動扶梯時,家長最好抱著孩子,或抓住手、盯牢腳;2、家長自己也要握住扶手,嬰兒車不要上自動扶梯;3、不要穿洞洞鞋等軟底鞋,教育孩子不要在扶梯上打鬧。
觸電
兒童安全用電意識往往不強,家長需要做到:
1、電熱器、充電器等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多教孩子電力安全知識;2、家電的電源線不要亂接亂拉,用完后應將電源線整理好;3、帶孩子外出時,不要在戶外配電設施附近玩耍,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