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楊慶連榮譽及部分徽章



中央訪問團紀念章
浙江在線06月28日訊 在富陽,提到紅色軍品收藏,大家肯定會想到李拓。2007年和2009年,富陽收藏界小有名氣的他還舉辦過兩次“歷史珍藏品展覽”。這些展覽都深受市民喜愛,很多市民甚至還將自家的一些紅色軍品贈送給了李拓。
2000年的某日,李拓在逛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場的時,無意中發(fā)現了一枚解放獎章,當時他花了100多元買下了這枚獎章,之后經查閱資料得知,這竟然是建國后中央軍委首次對軍人頒發(fā)的五五獎章,他內心激蕩,一發(fā)不可收拾。從此,他開始了紅色軍品收藏之旅。
小小徽章見證民族團結之路
“你知道新中國的56個民族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嗎?少數民族是怎么認識共產黨的呢?”李拓指著精美的“中央慰問團贈”紀念章,給筆者講起了故事:新中國成立之后,百廢待興,各種事情需要著手去做,黨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視少數民族的問題。1950年春~1956年,為了貫徹國家的統一,各民族間的平等、團結、互助合作、共同發(fā)展的根本原則,中央決定向全國各民族地區(qū)派遣訪問團,對中國55個少數民族進行了解,包括他們的人數、語言、歷史及風俗習慣。
中央訪問團在兩年多的時間里,行程8萬里,向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同胞傳達了黨中央和毛主席對各族人民的親切慰問,幫助地方籌建基層政權建設。這“中央慰問團贈”紀念章,就是當時發(fā)放給當地群眾和當地相關工作人員的。
據了解,李拓就這一專題的徽章共收藏了14枚,目前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根據徽章的名稱,主要分為三類:“中央訪問團”紀念章、“中央代表團”紀念章、“中央慰問團”紀念章。從中可以看出,在建國初期,黨中央派出了多批人員深入少數民族地區(qū)。“這些徽章上大多是毛主席的頭像,希望住在偏遠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同胞認識毛主席。”他說。
李拓表示,這些毛主席紀念章是深入每個少數民族的歷史見證,每一枚徽章和每一件軍品,其背后都有一個意義深遠的故事。
展示榮譽展示社會正能量
很多有意義的徽章來自那個戰(zhàn)斗的年代,在不斷接觸紅色軍品收藏的同時,李拓也對老兵投注更多的目光,加上自己本也當過兵,聊起來更是感同身受。
李拓對戰(zhàn)斗英雄有一種崇拜情結,他的父親李招清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兵,參與過孟良崮戰(zhàn)役、睢杞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等重大事件,還參加過敢死隊。榮獲大小戰(zhàn)功7次。
而另一個老兵——楊慶連,也讓李拓印象非常深刻。外人看來,現在的老楊不過是一個收廢紙的老人,誰又知道當年他的輝煌呢。深入了解后,李拓才明白,老楊在國內解放戰(zhàn)爭時期立過兩次大功,在抗美援朝著名的金城反擊戰(zhàn)中還獲得過二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在1958年,他應邀作為英模代表,受到金日成首相和前去祝賀的朱德總司令的親切接見。
李拓告訴筆者,不論是父親,還是擁有傳奇經歷的戰(zhàn)斗英雄老楊都擁有不少榮譽徽章,那些是他們用自己的血淚實打實換來的,他們珍視這些榮譽,但這些徽章卻被珍藏在家中不見天日,不為人知。
據悉,俄羅斯在每年的二戰(zhàn)紀念日里,老兵們都可以穿上掛滿軍功章的軍裝,在兒孫們的攙扶下,到紅場進行歡慶。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自豪。而目前,中國的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能佩戴榮譽徽章的機會卻很少。“其實這些都是最真實的‘正能量’,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周邊的人,更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崇拜。”采訪中,李拓對筆者多次提到:榮譽是需要展示的。
編者按:在“七一”黨的生日和“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本刊向那些曾經浴血奮戰(zhàn)的老兵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拓,1977年在東海艦隊神馬島服役。1980年退伍后,他對軍隊一直有份難以割舍的情結。他先后寫過10萬多字的軍旅文章。早些年是個影碟迷,喜歡收集奧斯卡大片,一戰(zhàn)、二戰(zhàn)、越戰(zhàn)資料片和影片,幾年內收集和看過的國外影片至少有1500部。1995年,當時他在北京培訓,為了研究軍事還專門去書市買了手槍、步槍、機槍、沖鋒槍等發(fā)展史專著。
目前,李拓收集有二戰(zhàn)原蘇聯、國內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時期各種軍隊的紀念章、軍功章,以及我軍早期的一些服裝、紀念冊、立功獎狀和犧牲證明書等物品上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