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鑼鼓、竹板舞、越劇唱段……2月16日上午,細雨霏霏,在富陽常安鎮(zhèn)小剡村,因為舉辦首屆敬老“百壽宴”暨李氏宗祠新春祈福祭祖活動,過年熱鬧的氛圍在這里依舊延續(xù)著。
“敬祖先,孝父母,和兄弟,教子孫;睦宗族,和親鄰,守國法,勤耕讀;務工商,去奢侈,斥異端,戒賭博;禁涉毒,正人倫,慎婚配,敬賢良……”在李氏宗祠里,16名小輩恭頌《李氏家訓》,追根溯源、傳承家風。
祭祖儀式、掛匾儀式、迎新祈“福”、晚輩敬茶等一項項活動接連上演。170多位70歲以上老人穿著紅色的棉衣,笑瞇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晚輩們虔誠的捧著香爐,接受著孝道文化的熏陶。
中午11時,宴席開始,老人們依次入座,歡享“百壽宴”。小剡村老年協(xié)會會長李金富告訴記者,本次活動的費用,由一些成功人士和企業(yè)家回鄉(xiāng)贊助的,他們都是走出去仍不忘鄉(xiāng)恩的小剡村人。
“只有得到群眾的支持和喜愛,這類活動才能開展。”小剡村黨委書記李希國說,活動突出“信、誠、孝、忠”主題,增強了村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據(jù)介紹,小剡村有著3000多年的建村史,境內的永安山是全國滑翔傘訓練基地。李姓是這個村的大姓,追溯其祖先乃南唐后主李煜之孫李昭度。建于清代的李氏宗祠,被列入富陽市首批文物保護單位。1942年9月,富陽縣立初級中學(富陽中學的前身)在小剡村李氏宗祠創(chuàng)立,7年后遷往富陽縣城。這為小剡村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去年,小剡村依托李氏宗祠創(chuàng)建文化禮堂,以本村特有的教育文化、根雕文化、滑翔文化三種核心文化為精髓內涵,充分挖掘了本土人文資源,弘揚了傳統(tǒng)特色文化。
提到富陽根雕,最有名的當數(shù)小剡村。根雕是小剡村30多年來的支柱產業(yè),而小剡人孜孜不倦用鑿子及磨砂打磨根雕藝術所體現(xiàn)出的堅韌、執(zhí)著、質樸、細致的品質更是值得人們頌揚。
除了辟有農民根雕展區(qū)外,該村還在禮堂后廳設立了滑翔文化展區(qū),讓全村的老老少少了解這項充滿刺激的運動,同時也使之成為游客了解永安山滑翔文化的又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