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巨額拆遷補償讓寧海的秦女士一夜暴富。短短2年內(nèi),盲目投資、無度揮霍又讓她迅速返貧。欠下100余萬的債務后,她當起“老賴”,玩起了失蹤。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秦女士還是沒能跑掉,最終被法官堵在登機口。昨天,寧海法院執(zhí)行了結這樣一起案件。
□通訊員寧法記者鄭振國實習生包曉敏
拆遷致富180萬元補償款,讓生活發(fā)生大變化
秦女士,今年32歲,寧海本地人。
2011年3月,她與丈夫離婚,帶著3歲的兒子回到娘家。她原以為,離婚后生活會變得困難。沒想到,2011年底,父母家的房子被征用拆遷,她不但獲得了兩套新房,還拿到了近180萬補償款。
180萬元對普通人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有了這筆錢,秦女士瞬間飄了起來。
50多萬的寶馬車,秦女士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買了下來。吃喝用度上,她也開始講究起來,花錢好像流水一般。
坐吃山空始終不是個事。
秦女士開始學人家做生意,投入60萬開了家服裝店。因為缺乏經(jīng)營,服裝店不但沒有盈利,反而虧了不少。生意受挫后,她又想把錢借給人家,坐收利息。沒想到借出去的錢大多收不回來,打了水漂。
盲目揮霍從身家百萬到欠款百萬,只用了兩年
賺錢不容易,花錢卻似流水,不知不覺就沒了。雪上加霜的是,服裝店日常經(jīng)營成本和高額生活費用,讓她不得不四處借錢,舉債度日。
短短半年時間里,她借了100余萬。
服裝店生意始終沒有起色,債務卻越來越多。
2013年年初,實在還不出錢的她玩起失蹤,一個人跑出去當“老賴”。父母成了她最好的庇護傘,豪車轉到父母名下,孩子也交給父母來撫養(yǎng)。債主們苦找一年,仍然沒有她的音訊。
2013年底,債主們將秦女士告上法院。然而,此時的她名下已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執(zhí)行法官便向其父母及前夫打聽秦女士下落,他們紛紛推脫說不知道。
于是,執(zhí)行法官發(fā)布了限制高消費令,限制秦女士的高消費行為。
一哭二鬧坐飛機被截,欠錢不還被限制高消費
今年3月的一天,櫟社機場候機廳里,廣播正在不停播放,“前往深圳的旅客請注意,您乘坐的3點半飛往深圳的航班,現(xiàn)在開始辦理乘機手續(xù)。”
一旁等候的乘客紛紛起身準備登機,衣著時髦的秦女士就在其中。
這時,候機廳外突然進來幾位法官,后面還有警察。一行人不停打量著乘客??吹角嘏?,一位法官徑直走到她面前,“請你和我們回去吧。”秦女士臉色一下蒼白起來,“我不是要跑,我是去做生意的,為的就是還錢……”
隨后,秦女士被法官帶回寧海。途中,執(zhí)行法官試圖與她溝通,遭到了百般拒絕。抵達寧海法院見到兒子,秦女士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她先是拽著兒子上警車,怎么勸都不愿意下來。接著,她又對執(zhí)行法官哭訴:“司法拘留我,我兒子怎么辦,他需要我照顧的。”
最終,經(jīng)執(zhí)行法官耐心勸說,秦女士父母將孩子安全帶回家中,她則被依法采取司法拘留。
昨天,秦女士終于表示愿意交出寶馬車由法院評估拍賣處置,申請人也同意達成和解,法院遂解除了對她的司法拘留。
法官說法
拆遷暴富后因揮霍、賭博、經(jīng)營不善等面對窘境被訴至法院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種官司多以民間借貸的形式被起訴,而拆遷獲得的房屋最終又進入執(zhí)行程序被拍賣,此外,在房屋買賣合同糾紛、離婚糾紛中也有不少是因涉及拆遷利益而訴至法院的。
針對種種乍富之后產(chǎn)生的各種各樣的官司,法官建議,作為拆遷戶,學會正確對待和把握財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真正增強自身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能力。把持住自己,“財富”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