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9點左右,鄞州區(qū)姜山鎮(zhèn)寧西線茶亭路段發(fā)生了一起怪異的車禍:三輛車撞在一起,拼成了一個箭頭“↑”的形狀。姜山交警中隊值班民警趕到事故現(xiàn)場,驚訝地直呼,這是怎么撞的呀?
這三輛車,“箭頭”兩側的是兩輛小轎車,中間的“直線”是大貨車。
大貨車司機王師傅說,大貨車裝著一車磚頭,從姜山往櫟社方向行駛。開到事故路段時,他聽見了從后方傳來的喇叭聲。從后視鏡里一看,他發(fā)現(xiàn)后方一左一右有兩輛黑色的車子,都想超車。于是他放慢了車速。
沒想到,這兩輛車像是商量好的一樣,分別從大貨車的兩邊,一左一右同時超車。一超過大貨車后,兩輛車默契地同時變道行駛至正中路段,然后撞在了一起。
王師傅反應不及,雖然踩了剎車,但還是徑直撞了上去,結果三輛車撞成了個箭頭形狀。
讓人意外的是,這前面撞在一起的兩輛黑色小轎車的司機,居然還是朋友。
車主分別叫小李和小張,都是寧波本地人,一個23歲,一個25歲。當晚,兩人有個共同的好友過生日,一大幫人一起吃飯喝酒,只有小李和小張沒喝。吃完飯轉戰(zhàn)場地時,開車的任務就落在了他倆身上。
當開到事故路段時,兩人都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輛大貨車,都想超車。“默契”就這樣產(chǎn)生了。兩人分別從王師傅的左右兩側超了上去,小李從貨車左側超車向前的,小張從右側超車。沒想到,成功超車變道后,兩個車頭咬在了一起。
發(fā)生了車禍,兩個年輕人還樂呵呵的,直說“我倆默契”,“朋友之間的默契就是這樣體現(xiàn)出來的,結伴超車,結伴相撞”。而這一路上,他們沒經(jīng)商量,已經(jīng)結伴超了好幾輛車。
民警聽到他們的講述以后,對事故現(xiàn)場進行了認定。小李和小張在超車過程中造成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兩者都應該承擔責任,王師傅車輛的損失也應由兩人承擔。
同時,民警對小李和小張進行了批評教育。“超車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特別是不能從右側超車,因為右側超車對我們自己的視線有很大的影響,往往看不到前方路況,極易造成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小李和小張都表示,以后開車一定小心謹慎,幸好車上的乘客都沒有大礙,否則難辭其咎。
民警對王師傅的超載行為也進行了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