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慈溪首家民間投資的省級“殘疾人·小康陽光庇護中心”,慈溪市掌起鎮(zhèn)陽光托養(yǎng)中心昨天正式全部竣工。
這是一家個人投資的民辦非營利性企業(yè)。整個機構分為兩部分:純公益性的殘疾人日間照料;和收取費用以維持整個機構運營的老年人托養(yǎng)服務。
目前在寧波,中殘聯(lián)授予的全國陽光家園示范機構,掌起鎮(zhèn)陽光托養(yǎng)中心是唯一一家。在全省范圍內(nèi),“全國陽光家園示范機構”也只有兩家。
一樓照料殘疾人,二三樓托老
一應設備跟醫(yī)院看齊
昨天正式竣工的,是掌起鎮(zhèn)陽光托養(yǎng)中心的二三樓工程。這里將被用于老年人的托養(yǎng)等服務,收費的。
而在此之前,一樓免費的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早已啟用。
康樂室里有乒乓球桌、跑步機等設備;面點體驗室、勞技體驗室,老人能學學十字繡、手工活;而電子閱覽室里,想下棋、打牌、看書都行。帶領錢江晚報記者參觀托養(yǎng)中心的,是掌起鎮(zhèn)陽光托養(yǎng)中心的園長,邱蓉。
她介紹說,“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其實類似于一個“成人幼兒園“,早上有早操,中午有免費中餐,下午準備了點心,寫完課程后就放學,節(jié)假日、雙休日休息的。
只是這個幼兒園里的“學生”,有點特殊——或者肢體上,或者智力上,略有殘缺。
“現(xiàn)在照料中心里的這些殘疾人,都是殘聯(lián)篩選過來的,要求肢體是二級殘疾以上的,智力是一二級殘疾的。”邱蓉說,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他們還會提供一些工作機會,讓他們也能自食其力。
她指給記者看,有幾個殘疾人正在組裝打火機。
二樓和三樓,配備有醫(yī)用電梯,每個房間都有空調(diào)、電視,床位上有電鈴,和中心前臺聯(lián)通,還有專人24小時值班。日后,這里將對60歲以上的老人開放。
政府提供土地,全家賣房貸款
寧波人大代表建起“殘疾人的家”
為什么要投資托養(yǎng)中心?
中心最早的創(chuàng)立者,是邱蓉的婆婆,叫鄒黎明。她是寧波人大代表,也是個殘疾人——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腿腳不便。
鄒黎明做過村里的殘疾人聯(lián)絡員工作,看到很多年紀大的殘疾人無處可去,于是拿出家里原本想出租的三間房子,建了個“掌起鎮(zhèn)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
這活很累,又沒什么錢,幸好省、市有一定補助,家庭條件小康的她,咬咬牙,帶著媳婦、兒子一起,做起了看護工作,結(jié)果名氣越來越大。
然而,三間房子的“照料中心”,畢竟太簡陋了。鄒黎明也在為這事發(fā)愁。結(jié)果,這事居然解決了。
邱蓉說,2012年,慈溪市長施惠芳來她家視察,看到的是:40個殘疾人只能擠在一個房間里吃飯。
鄒黎明有點不好意思:“位置簡陋了點,活動的場地不怎么充足,如果能再大點就好了……”
沒過多久,慈溪市政府就在慈溪掌起文體中心的附近,行政劃撥了4000多平方的地塊出來。
這下,鄒黎明覺得責任重大了。于是,他們拿出全部家當,又賣了兒子的房子,湊了500萬元,再貸款1000萬元,建了這個新的陽光托養(yǎng)中心。
最近,整個托養(yǎng)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自我封閉35年的男子,開口叫“媽媽”
他們覺得吃苦也值了
掌起鎮(zhèn)陽光托養(yǎng)中心,屬于民辦非營利性企業(yè),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是“殘疾人集中托養(yǎng)”,目前又新增了“托老”服務。
既然是非營利性機構,這個托養(yǎng)中心,是如何運營的呢?
邱蓉說,一樓的殘疾人日間照料中心,肯定是不收費的;收費的是二三樓的托老服務——二三樓共有150個床位,每個老人如果入住,床位費、餐費、水電費、護理費等加起來,每個月要2000元。
她說,這個價格,其實也不能完全滿足運營需要的成本。剛剛開業(yè),他們就感覺到了身上的擔子。
邱蓉說,她大學一畢業(yè),就跟著婆婆開始照料殘疾人,對于他們?nèi)襾碚f,這已經(jīng)是一份愛的事業(yè)。
她指給錢江晚報記者看一個穿藍衣服的男人。
男人姓葉,今年35多歲,正在用手抓菜吃,
“剛到這里來的時候,他整個人傴在地上蹲著,遮住臉不敢見人。生活上就是個小孩子,大小便失禁,連吃飯的調(diào)羹都不會拿。”
出生35年了,小葉從沒叫過一聲媽媽。
邱蓉說:“小葉自我封閉了多年,對外界很恐懼。大家能做的就是和他多說話,多帶著他玩一玩,做做游戲。”
有一天,小葉突然開口喊了一聲:“媽媽。”他媽媽當場就哭了。
“這個時候就覺得,我們吃的苦都是值得的。”邱蓉說。
令他們欣慰的是,雖然沒有打任何廣告,但已經(jīng)有很多人打電話咨詢,想辦理托老入住手續(x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