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好的村民,只有水平不夠的干部。”2010年底,李永君放棄承包客運的營生,當(dāng)起了清潭村的全職書記,這是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村里的山坡發(fā)生滑坡,郭常珍家變成了危房。由于建房屋基審批等原因,郭阿姨忙得焦頭爛額。李永君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帶著郭家的訴求跑鎮(zhèn)里國土、規(guī)劃等部門,召集村民代表開會,上上下下做工作,終于解決了郭家建房的問題。
這只是李永君為村民干的眾多實事的一件。平日村里有什么公益事項,比如成立關(guān)愛基金,李永君總是第一個掏錢,十萬二十萬地掏,一點不猶豫。
工作中,他總是以身作則。為推進拆違工作,他第一個把自家的違建給拆了,工作推進就順利了許多。
在他的帶動下,清潭村從落后村逐漸變?yōu)闁|陽市“十大幸福村莊”之一,成為浙江省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樣板。
村民的家成了危房
他四處奔走,終于解決了問題
58歲的郭常珍逢人就念李永君的好。
別看郭常珍現(xiàn)在每天樂呵呵的,白天去鎮(zhèn)上幫帶外孫女,晚上回到村里那幢4間3層的小洋房里住。4年前那一場變故,可把她們一家整得夠嗆。
郭阿姨的家原本在村口公路邊,4間兩層,有20多年房齡。
2010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二深夜12點,“轟”的一聲響,熟睡中的一家五口人被嚇醒。一看,一塊大石頭堵住后門,任憑全家人怎么使勁,就是挪不開。
原來,連續(xù)幾天的雨雪天氣,導(dǎo)致郭家屋后僅隔3米的山體發(fā)生滑坡,那石頭從二三十米高的山上滑下來,沖進屋內(nèi)。這房子成了危房。之后,一家五口人失去住所,只能擠進村里的臨時房棚,一住就是一年。
郭阿姨抹著眼淚說,自己年輕時就沒了丈夫,獨自把兩個女兒拉扯長大,當(dāng)時好不容易女兒都工作結(jié)婚了,自己也當(dāng)上了外婆,能享福了,“那段日子真是比討飯還難受”。
為了造新房,她沒有少折騰。由于建房屋基審批等原因,她與村里一直僵持著,一度成了有名的上訪戶。
“村民住不好,矛盾就少不了。”李永君上任后,帶著郭家的訴求跑鎮(zhèn)里國土、規(guī)劃等部門,召集村民代表開會,上上下下做工作。一個月的奔走下,郭家新房建造事宜終于解決。
在村里推進“三改一拆”
他首先把自家的違建拆了
今年7月,清潭村成為無違建村,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走在村里,聽到最多的是:“書記公道,咱們沒有理由不拆。”
清潭村一度有30多戶存在違章搭建情況,村干部十分頭痛??稍诶钣谰磥?,關(guān)鍵是有沒有按規(guī)矩辦,是否公平著辦。
李永君以身作則。他自己家的院子里原本搭了個車棚。雖然他在2002年就繳納了所有違規(guī)費用,但并沒有辦理相關(guān)證件。這此,他自己動手將車棚拆個精光。李永君姐夫在清潭村從事塑料加工,為堆放材料,在房子外搭了個棚。李永君找到姐夫做工作,將這個棚給拆了。
村支書自己帶頭,工作一下就好做了。違章搭建很快全部拆光。
“來當(dāng)村干部,就不要怕吃虧!”李永君整天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為了防止村民都來打招呼說情,李永君還組織村兩委明確“三改一拆”實施細則,村民一開電視就能看到,讓村民都看得明白,哪些情況是違章的,哪些是無條件得拆除的,村民間也可以相互監(jiān)督。
村民們說,村里有什么公益事項,比如成立關(guān)愛基金,李永君總是第一個掏錢,十萬二十萬地掏,一點不猶豫。李永君自己開的是寶馬740。他說,自己算了算,為了村里的事,他掏的錢可以再買一輛寶馬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