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的老李是賣工程車輛的,由于工程車輛成本高,售價也高,所以買家往往都會分期支付。按照老李的說法是“這個生意不好做,就怕賣出去錢收不回來,后面的生意也盤不活”。
2011年,老李賣給朋友老蔡一輛工程車,合同約好分三期付款,到2012年全部付清。但老蔡當時缺錢,老李人又仗義,就借了11萬元給老蔡充當?shù)谝黄诘氖赘犊睢?ldquo;做生意就是要仗義,圖的是長期合作”,老李當時這樣想。
但是,老李的仗義卻似乎用錯了對象了。到了2013年,老李非但一分貨款沒拿到,老蔡還玩起了失蹤。老李無奈只得提起訴訟,最后,法院判決老蔡需向其支付25萬元工程車輛使用費。然而兩年過去了,老李雖已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但因為老蔡太狡猾,始終無法執(zhí)行到錢款。
這可愁死老李了,這么大一筆虧損,嚴重影響后面的經營。他吃不好睡不好,為了拿回自己的錢,一直關注老蔡的銀行賬戶。
皇天不負有心人,前段時間一個深夜,老李通過朋友得到一個消息,老蔡的銀行賬戶有一筆20萬元的款項打入。老李這一聽,趕緊聯(lián)系了法院,但是夜里銀行都關門了,法官也很難馬上凍結老蔡賬戶。
怎么辦?現(xiàn)在轉賬功能強大,錢轉進轉去幾乎就是幾秒鐘的事情,萬一在法官到達銀行前錢已經轉走了,那不是又空歡喜一場?
心急如焚的老李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他靈機一動,通過電話銀行,故意輸錯老蔡賬戶的三次密碼,使他的銀行卡因輸錯密碼而處于凍結狀態(tài)。這樣一來,第二天早上八點,法院執(zhí)行人員順利凍結了老蔡的20萬存款。
22日,老李拿到了這20萬元,他笑著對法院和銀行的同志說,“這都是被逼出來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