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修工人在建筑物內施工。趙用攝
浙江在線05月14日訊 “溫州正在創(chuàng)建歷史文化名城,但走在街頭巷尾,能讓人感受家鄉(xiāng)文化底蘊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少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溫州年輕人,我覺得很遺憾。”日前,市民胡先生打來電話,反映溫州市區(qū)縣前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四軍駐溫采購辦事處舊址”正由一旅游公司進行裝修,他擔心裝修很可能會破壞文物古跡的歷史原貌。
現場目擊:
文保舊址變“商住一體”
胡先生說的“新四軍駐溫采購辦事處舊址”在市區(qū)縣前頭135號,是7間連在一起的3層樓房。墻面斑駁發(fā)黑,樓上的欄桿、窗臺等也已破爛。
舊址一樓全部是店面,兩間糕點店,一家文印店,東邊二樓還開了一家保健按摩店。記者了解到,這些店面均已經營多年,內部全部重新裝修過。在樓房的路邊角落里,立著兩塊石碑。一塊寫著“溫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四軍駐溫采購辦事處舊址”,公布時間是1985年8月21日。另一塊則記錄著舊址的歷史。
據碑文介紹,抗日戰(zhàn)爭初期,沿海各城市相繼淪陷,而溫州尚可與上海、香港等地通航,1938年秋,新四軍在這里設立了采購辦事處。同時,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以紅十字會名義也在此設立辦事處,配合開展工作,將大 批干部和物資通過溫州送往華中抗日根據地,歷時兩年,為新四軍堅持敵后抗戰(zhàn)作出重要貢獻。7間樓房全部屬于舊址范圍。
胡先生向記者嘆息:“這樣一個承載著無數抗戰(zhàn)故事的舊址,現在面目全非,不僅沒有修繕,連基本的保護都談不上。”居住在舊址旁的一位七旬老人告訴記者,這幢樓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本來縣前頭這一面是沒有門的,但后來卻開出了三四家店面。而原本后面的兩個正門,現在都封死了。
旅游公司:
只簡單修繕,沒破壞原貌
胡先生所說正在裝修的,是中間一間的一樓,原來是溫州市商業(yè)保健站門診部,現在出租給一家旅游公司當門市部。樓里幾名工人正在裝修,地面鋪上了青石,墻體粉刷一新,已很難看出原貌。
一名正在現場督工的旅游公司陳姓負責人介紹,裝修沒有破壞舊址內的格局,只是對一些破損的墻面進行了重新粉刷,對裸露的有安全隱患的電線明線進行了處理。而門口廣告招牌的設置,已得到行政執(zhí)法部門審批。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知道這是文保單位,不能隨意破壞,對于文保部門不能改變舊址外立面原貌的要求也遵照執(zhí)行,只是對一些破損嚴重的地方進行了修繕和簡易裝修。
市文保所:
裝修有問題,將跟進監(jiān)督
隨后,記者向市文物保護考古所了解相關情況。
市文保所文保室辦公室副主任金豪杰介紹,4月底他們就組織人員到現場進行了查看,并要求旅游公司停止裝修,在5月9日前向文保所提交裝修方案和申請。但目前該公司還沒有提交任何材料。金豪杰說,該公司的裝修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墻面使用水泥(原為瀝灰),局部布局也有改動。文保部門會馬上跟進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