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嘉興大米’上市不到一個月,達到了58.47噸的銷量,這多虧了市財政局全方位的資金支持。”1月24日,嘉興市供銷社工作人員張雪梅告訴記者。作為“浙北糧倉”的嘉興,2021年打造了“嘉興大米”這一本地品牌,獲得了良好的效益。
2021年,嘉興糧食播種面積226.36萬畝,總產量97.79萬噸,糧食產量實現(xiàn)五連增,播種面積和產量連續(xù)16年位列全省第一。出色的成績背后,離不開財政部門多措并舉、綜合發(fā)力的政策支持。從一粒種子到作物成熟,財政部門將資金投入到糧食生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全力確保我市糧食穩(wěn)產增收。
自嘉興開展防止耕地“非糧化”工作以來,市財政局積極響應,不斷加強和完善農業(yè)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各項惠農政策綜合發(fā)力,并在原有的糧食補貼政策基礎上再度“加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2021年,在省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市、區(qū)財政對全年稻麥復種50畝以上的規(guī)模生產主體,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30元補貼;對種植一季旱糧50畝以上的,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80元專項補貼。
農業(yè)是穩(wěn)民心、安天下的產業(yè),去年以來,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上漲,讓不少農民“亂了陣腳”?!盀榱朔€(wěn)定糧農收入,我們以最快速度發(fā)放了對種糧農民的一次性補貼3216.7萬元,進一步釋放政府財政支持糧食生產的積極信號。同時我們還對配方肥進行引導性補助,每噸給予200元補貼,全力支持農業(yè)綠色發(fā)展?!笔胸斦窒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市民對糧食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市財政局在良種培育方面每年投入15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南繁基地建設,從源頭保障本地糧食的質量安全、品質可控?!凹闻d大米”就選取了嘉禾香1號、嘉58、秀水121等優(yōu)質品種,非常適宜在本地種植,且符合長三角地區(qū)人們的口感需求,深受消費者喜愛。
從播種到成熟,市財政局積極踐行“財為政服務”的理念,不斷優(yōu)化支農政策體系?!白魑锍墒熘?,我們嚴格落實糧食收購及訂單獎勵政策,設置了最低收購價,讓農民不愁沒有銷路,確保不出現(xiàn)‘賣糧難’現(xiàn)象?!笔胸斦窒嚓P負責人說,對交售訂單的種糧主體,訂單獎勵從每50公斤12元提高到20元,每畝最高獎勵180元。同時,增加政策性早稻收購,對市本級早稻實行應收盡收,訂單全覆蓋,按國家、省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收購,對交售訂單的種糧主體給予每50公斤30元獎勵,每畝最高120元。
政策性農業(yè)保險是支農惠農的一項重要舉措。市財政局進一步強化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幫助農民抵御災害等風險,穩(wěn)定種糧收益,對市本級稻麥、油菜政策性農業(yè)保險農戶自負部分保費予以全額承擔,對相關政策性農業(yè)保險附加險和商業(yè)性保險農戶自繳保費予以50%補助。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完善糧食補貼政策,以穩(wěn)產保供、提質增效為切口,全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笔胸斦窒嚓P負責人說。(記者 蔡舒安 通訊員 孫紅櫻 潘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