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一架無人機從上海金山區(qū)出發(fā),跨海飛到浙江舟山,裝載梭子蟹、大黃魚等20公斤海鮮特產(chǎn)后,又飛回上海。這趟行程往返近200公里,單程近100公里,單程用時1小時。這是自2020年底中國民航局啟動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qū))以來,我國首次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駕駛飛行器進行的、超長距離海島場景物流運輸實踐。
用無人機運海鮮,是否大材小用?未來實際應用價值如何?
舟山海鮮1小時到上海的“破冰之旅”,由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駕駛飛行器承擔。該公司算了筆賬,這趟飛行運了20公斤海鮮,往返用了4千瓦時電,電費再加上無人機本身的損耗,估算成本80元。20公斤海鮮,若請快遞公司運輸,從舟山到上海要1到2天,費用可能還不止80元。公司副總裁謝嘉告訴記者,若真正商業(yè)化運營,還得再加上各類運維成本,成本估計更高些。
在有無人機運海鮮這個選項之前,舟山海鮮怎么運到上海?在舟山做海鮮生意的朱偉鋼告訴記者,海鮮處理分為活鮮、冰鮮和冷凍3種。
其中活鮮運輸最貴,海鮮直接在碼頭裝滿發(fā)車,直達上海,運費每筐約40元,一筐能裝25公斤,3筐為1桶,每輛車裝60桶,共約4.5噸?;铛r運輸車上,海水加到桶里,冰塊保溫,同時用泵注入氧氣,保證海鮮在運輸過程中狀態(tài)較好,直至抵達上海的海鮮市場或者海鮮門店。普通活鮮的運輸過程,從碼頭算起,運到上海的海鮮市場,大約需要5小時,每公斤成本價不到2元。
無論活鮮還是冰鮮運輸,相比無人機的運輸成本,都低了不少。不過,無人機運海鮮勝在時間。記者告訴朱偉鋼,無人機從舟山運輸海鮮到上海金山僅需1小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驚嘆:“這么快啊!”然后,又表示遺憾:“量太少了,運力跟不上的?!?/p>
謝嘉承認,從市場角度來說,無人機無法替代傳統(tǒng)運輸方式,僅提供了一種更快、更貴的選擇:“目前,無人機物流處于試用試點階段,主要還是在傳統(tǒng)方式無法方便到達的場景里,或者專為非常著急的客戶服務?!?/p>
謝嘉對無人機日后的商業(yè)價值有很好的預期。他認為,在一些海島和邊境地區(qū),居民雖然不多,但可能對快速物流有剛需,而在海島、山地、沙漠等環(huán)境惡劣的地方運輸,正是無人機的拿手好戲。
此前,無人機在物流運輸方面的技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主要是運輸受承載量限制,單程運輸大多在5公斤以內(nèi)。無人機體積越大,對可控性、安全性要求越高,研發(fā)難度越大。這次無人機完成了跨海的20公斤運輸,是一次突破。
2020年底,中國民航局啟動全國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qū)),上海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是唯一以海島為應用場景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qū),為無人機在海島場景物流運輸領域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探索提供全方位支持,以進一步提升海島間快件、生鮮等高品質(zhì)、高附加值物品的運輸效率。(記者 鞏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