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jié)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你家的年夜飯菜單準備好了嗎?
作為除夕夜最為重要的一頓團圓飯,年夜飯承載著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美好期許。
然而,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時代,手機的泛娛樂化和過度使用,卻常常在這溫馨時刻讓親情交流大打折扣。雖然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卻也占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年夜飯桌上本該充滿歡聲笑語的氛圍被低頭刷手機的行為所打斷,家人的笑臉被屏幕的光亮所掩蓋。
這樣的場景,難免會讓人心生遺憾。
簡簡單單享受一頓美食,給掌勺人滿滿的情緒價值;認認真真享受一年一度的團圓,讓陪伴回歸純粹……如果我們用一頓飯的時間放下手機,事情會不會發(fā)生一點改變?
為此,多家長三角媒體共同發(fā)起“放下手機,從年夜飯開始”公益行動,倡議更多人放下手機、多多陪伴。
“新市民”劉先生在合肥已經工作三年,每年春節(jié)返回家鄉(xiāng)和家人團聚,是這一年中他最期待的時刻之一。這樣的時刻,他可以與家人產生更直接、更真實的情感聯(lián)結,相較于平日里通過手機視頻以及文字消息的形式,這樣的交流讓他更有腳踏實地的幸福感。“在我們家,如非必要,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家都不會玩手機,每個人都很珍惜這難得的團聚時刻。”
前不久,在浙江省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浙江省政協(xié)委員葛繼宏便帶來了“放下手機回歸真情”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寫到,近年來,手機的高度依賴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特別是對青少年及家庭關系的負面影響日益凸顯。對于“放下手機多陪伴”的相關報道,在他看來很有時代意義。他認為,為了喚醒、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和解決手機依賴問題的良好氛圍,可以從一頓年夜飯開始。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云飛坦言,通過智能手機的交流是“缺場”交流,是肉身分離的交流方式,因此不能替代“在場”互動。“現(xiàn)在,我們依然常常能夠看到那些久別重逢因激動而淚流滿面的畫面。我們依然需要面對面的互動,在肢體接觸中釋放情感,在肢體接觸中強化親情。”
“你們發(fā)起的這個公益活動,特別有意義。”王云飛補充,雖然技術的進步讓時代有所改變,但春節(jié)的功能沒有變,依然是強化親情的時刻,需要適時地放下手機,幫著長輩承擔一點家務,就各自的愛好交流一二等等,都會是很愉快的事。
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南艷分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馬蘭認為,家人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家人給予的信任和關愛可以伴隨孩子一生,有家人陪伴的孩子樂觀積極,人格也更加完善。而陪伴需要親子之間互動和情感交流。在此過程中,孩子能夠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愛,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心。同時,父母陪伴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過年期間,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一起做家務,一起做有趣的親子游戲,陪伴孩子看書、看動畫片,給孩子講講過年的習俗,跟孩子一起貼春聯(lián)、包餃子等。”馬蘭說。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jié),激發(fā)著人們對傳統(tǒng)年味的懷念和向往。
一年一度的年夜飯,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家人之間情感交流與傳承的重要時刻,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溫暖紐帶。
沒有手機的年代,你家是怎么過年的?放下手機的春節(jié),可以怎樣過年?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分享。
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合肥晚報新聞熱線:0551-64249400
江淮晨報江淮熱線:0551-62636263
合肥通客戶端:0551-64249590
同時,也歡迎您在評論區(qū)留言。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任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