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農歷臘月初八,合肥一些市民在瑤海區(qū)勝利路街道紅旗社區(qū)領取到熱騰騰的臘八粥。當天是我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是臘八節(jié)的重要習俗。
1月6日晚,合肥樂善公益組織志愿者精心準備食材,剝出花生米,挑選出上好的糯米、紅豆、紫米、紅棗、蓮子等,7日凌晨3時許,他們開始精心熬制臘八粥。上午7時,樂善公益志愿者在紅旗社區(qū)38中學北校附近,將400多碗臘八粥贈到過往市民手中。剛送完孫子上學的譚先生品嘗了臘八粥之后,感慨:“好久沒喝過這種慢火候熬制的臘八粥了,加點白糖,像小時候喝過的粥的味道。”附近的環(huán)衛(wèi)工人、趕路上班的市民、早鍛煉散步的老人等,紛紛過來品嘗臘八粥。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從今天開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安徽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張守福告訴記者,臘八粥作為臘八節(jié)的重要習俗,其歷史源遠流長,傳承至今,成為了中國冬季節(jié)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特別懷念小時候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過的臘八節(jié)。正如童謠所言:“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年三十,烀豬肉。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村走。”過了臘八節(jié),家家戶戶都能聞到年味,空氣里都充斥著香甜??梢哉f,整個臘月,每天都有儀式感,每天都有說法,每天熱熱鬧鬧,每天都有文化。通過品味臘八粥,合肥市民不僅能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習俗的溫暖,更能在這種飲食中體會到一種文化的延續(xù)與傳承。臘八節(jié)為大家趕走了冬日的嚴寒,攜帶著希望與祝福,讓人們共同期待來年的豐盈與幸福。
合愛同行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戴小花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