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杭鋼公園。
6月17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正式開幕。作為京杭對話的主會場,大運河杭鋼公園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意性的遺址保護贏得了國內外與會嘉賓的高度評價。
2020年1月,TLS景觀設計事務所(以下簡稱TLS)與成都家琨建筑聯(lián)合體贏得了大運河杭鋼公園概念方案國際競賽,設計師要將老杭鋼這一工業(yè)遺存打造成富有感染力的多元文化公園,讓其成為工業(yè)遺存改造樣板、藝術文創(chuàng)中心、人文活動聚落。
眼下,大運河杭鋼公園公共空間已正式對市民游客開放,這個愿景得以實現(xiàn)。接連舉辦的風暴電音節(jié)和草莓音樂節(jié)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音樂愛好者齊聚現(xiàn)場,臺上臺下用精彩的表演和熱情的吶喊,帶來千年運河文化與百年工業(yè)文明的共振、相融、相生……
“電音節(jié)的效果和氛圍非常符合我們的最初的設想,這類大型活動是我們設計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TLS設計團隊項目經理、主創(chuàng)設計師陳嘉雯站在人潮當中。她說,鋼鐵與搖滾激情碰撞正是她和團隊設計中的一個“引爆點”。此后,大運河杭鋼公園還會帶給民眾怎樣的驚喜?這位“90后”設計師分享了她的設計理念和改造故事。
家鄉(xiāng)的項目,注定從一開始就傾注了不一樣的感情
2019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大運河杭鋼公園成為杭州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項目之一。
工業(yè)遺存蛻變?yōu)楣珗@會是什么樣?民眾對老杭鋼的“變身”充滿期待,“90后”杭州姑娘陳嘉雯則用她的設計回應了這份期待。
作為一名景觀建筑師,為家鄉(xiāng)設計一個開放的、有生命力的、受到人民歡迎的公園,一直是陳嘉雯的夢想。此前,雖然已參與蘇州獅山公園設計、京張遺址公園等多個涉及遺址改造類項目,但當陳嘉雯第一次到老杭鋼展開實地調研時,還是為場地的遺存、自由生長的植物、杭鋼的歷史所震撼:“作為一個景觀建筑師的熱血被進一步點燃。”
陳嘉雯深知,杭鋼之于杭州有著特殊的意義,而遺留的高爐、焦爐等也具有相當大的設計潛力,因此,她主張場地應該強調野生美,張弛有度。
“當時,杭州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后工業(yè)公園,我們能夠看到,在未來,工廠遺址將變得更加開放,貼近公眾。我有一種強烈的信念,相信我們的創(chuàng)新設計可以激發(fā)杭鋼場地最大的潛力,帶給杭州一個區(qū)別于傳統(tǒng)但又充滿杭州味道的公園。”為了發(fā)揮工業(yè)公園的特殊性,比起成熟但普通的常規(guī)做法,陳嘉雯和團隊選擇嘗試更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藝,這就意味著需要在場地進行更全面多樣的測試和打樣,以至于設計工作長達4年之久。
等待是值得的。大運河杭鋼公園的成功打造意味著杭州有了一座具有先鋒性的后工業(yè)生態(tài)景觀公園,也標志著這里從杭鋼舊址逐步轉變成時尚潮流的“生活秀帶”。
以“剛柔并濟”作為設計理念,未來還將有更多“引爆點”
如今,漫步于大運河杭鋼公園,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兼具“剛強感”和“柔和感”的空間。在巨型遺存之外,公眾還能看到野性的綠意、場內火車軌改造的漫步道等注重生態(tài)和柔美的設計。
“剛柔并濟”正是陳嘉雯從始至終堅持的設計理念:“杭州千年的山水文化代表柔美,而以杭鋼場地為代表的工業(yè)文化又十分有力量,兩者看似矛盾,但我想要引導共存,用一些相對柔和的元素消解遺存給人的距離感和壓迫感。‘剛柔并濟’,恰好也是杭鋼當年的產品口號?!?/p>
目前,大運河杭鋼公園向公眾開放的是近10萬平方米的戶外公共空間,擁有4.5萬平方米的戶外草坪,這里定期舉辦大型活動,是匯聚“引爆點”的重要場域。
未來,在二期工程,大家會發(fā)現(xiàn)更多“引爆點”的設計。舉例來說,設計團隊將高達38米的“濕法熄焦塔”中的水瀑保留并外化,把它曾經用于冷卻焦炭的功能轉為瀑布水景,未來還可用于水幕電影等。對于無法被原樣保留的遺存,陳嘉雯也想通過另外的方式讓其“重生”:一些在結構評測中被定為危房、必須拆除的建筑磚塊就被重新回收,用在了鑄鐵機房的復建中,并且把原鑄鐵機房這個危房改造成了一個半戶外的花園空間,保留了原有的材質和結構特色。零碎遺留下的推焦車、零件、鋼條等,很多也都被重新利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