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楊夢倩
立冬氣節(jié)已經過了好多天,可這秋冬應有的寒意遲遲未到。我市天氣一直晴好,藍天白云相伴,氣溫也不見下降,反而還有緩慢上升趨勢,周五、周六白天最高氣溫將升至24—27℃,仿佛穿越到初夏。
臺州市氣象臺數(shù)據(jù)顯示,剛剛過去的11月上旬,我市平均氣溫為18.5 ℃,較常年同期偏高1.6℃,除天臺、三門外,其他縣(市、區(qū))代表站均位列1961年以來歷史前十,其中市區(qū)和溫嶺平均氣溫均為19.7℃,為歷史同期第四高。
這都11月已過立冬節(jié)氣了,為什么還能有這樣的小陽春?市氣象臺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由于近期副熱帶高壓強盛,中緯度環(huán)流也較平直,不利于冷空氣南下。隨著暖濕氣流加強,最高氣溫也就穩(wěn)步上升。
記者了解到,臺州常年入冬時間是12月13日,但是按照目前趨勢來看,今年入冬或許會推遲。
除了偏暖的氣溫,這個11月,臺風也很“搶鏡”。
據(jù)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25號臺風“天兔”(熱帶風暴級)已于12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加上今年第22號臺風“銀杏”、第23號臺風“桃芝”和第24號臺風“萬宜”,目前4個臺風仍都在編,這也是有氣象記錄以來11月首次四臺風共舞。
雖說,臺風并非夏季“特產”,一年四季都會有臺風生成。登陸我國的臺風最早出現(xiàn)在4月,最晚在12月,其中7月至9月是生成臺風個數(shù)最多、也是臺風登陸最頻繁的時段。
氣象學上將9月至11月期間形成的臺風稱為秋臺風。從常年平均(1991年至2020年)看,夏臺風(6月至8月)平均每年生成11.07個,其中,有4.73個登陸我國;秋臺風(9月至11月)平均每年生成10.7個,其中,有2.33個登陸我國。二者在生成數(shù)量上雖基本持平,但登陸我國的秋臺風明顯比夏臺風偏少。
然而,今年11月中旬還有如此密集的臺風活躍,是極為罕見的。而且臺風“銀杏”巔峰強度到了超強臺風,“桃芝”也達到了臺風級,這樣的強度在秋臺風中也是不多見的。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解釋,今年帶狀副熱帶高壓長期偏強,加上溫暖的海洋洋面溫度以及水汽供應充足等有利條件,西北太平洋熱帶系統(tǒng)活躍,在強大副高的影響下或西行,或轉向。
受高空槽和臺風外圍云系影響,本周四起會給臺州帶來分散性陣雨,周六隨著冷空氣南下,海上風力也會逐漸增大,我市會有一次降溫和弱降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