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確把握新時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保障人民群眾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推進“放管服”改革,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zhèn)結合基層實際,細化工作措施,聚焦“五個問題”扎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審查工作。
界定“是不是”問題。黨政辦公室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嚴格依據(jù)最新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入研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鎮(zhèn)政府申請獲取的信息是不是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范圍、是不是政府信息,切實把握好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兩個“是不是”的前提問題。
明確“有沒有”問題。在清楚界定當事人申請的信息屬于政府信息的基礎上,認真檢索鎮(zhèn)政府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是否客觀存在相關信息,并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同時積極做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協(xié)調對接,主動加強與當事人的溝通聯(lián)系,確保檢索信息全面、準確,符合當事人需求。
平衡“給不給”問題。對于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按照信息范圍、工作要求、時間節(jié)點及時、有效做好主動公開,政策文件配套政策解讀,讓公開成為自覺,讓透明成為常態(tài)。對于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結合“絕對不予公開的信息、相對不予公開的信息、酌定不予公開的信息、動態(tài)調整公開的信息、特殊情形下的政府信息公開應不予處理”等五種不同情形,嚴謹分析、準確判斷、有效公開。
選擇“由誰給”問題。對教育醫(yī)療、社會救助、生態(tài)環(huán)保、供水供電等與基層群眾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公共信息進行科學分類,按照新條例規(guī)定的“‘誰制定、誰公開’、‘誰牽頭、誰公開’、‘誰保存、誰公開’、其他法定途徑獲取”等四種不同情形,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承擔主體。
決定“何時給”問題。將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辦理過程,劃分為“申請受理階段”、“申請補正階段”、“意見征詢階段”、“申請答復階段”等四個階段,結合申請公開信息實際,明確答復辦理是否需要進行補正、意見征詢或延期答復,規(guī)范制作答復內容,在法定答復期限內答復。(徐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