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服務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2023年,合肥新增充電設施超1萬個,這為合肥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提供了重要支撐。
超級“充電堡”方便市民充電
2月7日下午,在位于合肥經開區(qū)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里,市民毛先生正在為新能源汽車充電。“在這里充電一個小時就能搞定,充好電就回老家過年啦!”毛先生告訴記者。
這是合肥市首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于去年9月開業(yè)運營。該綜合體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全額配比充電樁的自走式公共停車樓,總共設置197個車位,其中小車充電樁停車位185個,大型貨車充電樁停車位12個。
位于宿松路與始信路交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全媒體記者 李予 攝(資料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白色外觀的綜合體大樓儼然一座超級“充電堡”,進出的車輛絡繹不絕,停車樓2-5層充電樁停車位上,不少新能源車正在充電。充電樁為直流快充,1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充電綜合體一樓和負一樓還配有休息區(qū)、超市、開水間、司機餐廳等,為廣大新能源司機提供全方位的充電配套服務。
“這個充電站方便又便宜,能喝口熱水休息一下,距離十公里之內我都會過來!”在這里等候充電的網約車司機陳師傅說。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通常單次需要充50度電,現在上午12點到下午5點之間每度電價格是0.67元左右,費用共計33元左右,比在其他充電站充電的價格要劃算不少。
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內部。圖片來源:合肥經開區(qū)
據了解,為助力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近年來,合肥市高度重視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加以推進,努力打造“政府引導、統(tǒng)一監(jiān)管、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公共充電網絡,滿足市民充電需求。
在合肥充電方不方便?“非常方便!”“家門口就有四個充電站,特別方便!”采訪中,司機們紛紛表示,在合肥,充電設施越來越多,覆蓋面也越來越廣。
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古街景區(qū)停車場內,游客正在使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為車輛充電。全媒體記者 郭如琦 通訊員 陳振 攝
充電“黑科技”實現一秒一公里
近日,我市首座華為全液冷超充站在園博園P6停車場正式啟運,標志著合肥新能源充電站邁入“即充即走”新階段,助力合肥市充電基礎設施提速升級。
該項目共建有10套華為超充設備,由合肥充電公司與華為數字能源、寶馨智慧能源合作建設。該站配備液冷超充終端2個和快充終端8個,分別提供600kW和250kW兩檔超級充電功率,能實現“一秒一公里”快速充電需求。
華為全液冷超充站。圖片來源:合肥充電公司
“華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終端最大輸出功率達600kW,也就是說,能夠實現在十多分鐘或更短時間為電動車充滿電。”合肥充電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黑科技”能夠為市民帶來“喝一杯咖啡就能實現滿電出發(fā)”的極致充電體驗。
隨著合肥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乘新能源汽車出行已成為尋常,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則是保障新能源汽車應用的基礎條件。作為市級充電平臺運營企業(yè),合肥充電公司始終堅持開展行業(yè)領域創(chuàng)新業(yè)務。“自早期15kW快充設備的應用布局,到目前平均功率不低于60kW快充設備的推廣普及,公司一直致力于不斷提升企業(yè)服務能力,產品布局日益完善。”合肥充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合肥充電公司將持續(xù)關注市場服務需求變化,謀劃更廣泛的合作布局,更大程度滿足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需求,助力合肥市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春節(jié)返鄉(xiāng),在高速上怎么充電?除了傳統(tǒng)的充電樁,為應對今年春運高峰,合肥供電公司首次在龍門寺、新橋等高速熱點場站安排了移動式儲能充電樁,以緩解春運期間高峰時段可能出現的新能源充電壓力。
移動式儲能充電樁
1月26日,在長豐縣吳山鎮(zhèn)境內的蚌合高速龍門寺服務區(qū),一臺造型獨特的可移動式儲能充電樁正式“亮相”。在長豐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它準確??恐淋囍骱壬男履茉窜嚽?,在連接車和樁之后,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可移動式儲能充電樁立刻開啟服務模式。“準備在這里給車補一點電量,沒想到充電樁也做到和手機‘充電寶’一樣方便!”胡先生感嘆道。
在合肥,充電“黑科技”層出不窮,讓廣大新能源車主享受更優(yōu)質的充電體驗。
文字 | 全媒體記者 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