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顏敏丹 通訊員陳俊伊)6月27日,溫嶺市人民法院院長謝吉擔任審判長,溫嶺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龐威出庭支持公訴,公開審理了一起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件并當庭宣判。溫嶺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部分人大代表和相關部門、行業(yè)代表等200余人旁聽庭審。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陳某系某工程項目實際負責人。2024年7月至9月,陳某為節(jié)省成本,聯(lián)系張某要求將其他低價油漆灌裝到印有某注冊商標標識的油漆桶內,然后發(fā)貨至案涉工地上使用,涉案油漆貨值為28萬余元。
2024年9月27日,溫嶺市公安局在工地倉庫及附近查獲印有某注冊商標標識的油漆及油漆廢桶。經認定,被查獲的油漆及油漆廢桶均非商標權利人某材料公司產品。
案件審理期間,經法院主持調解,陳某已自愿賠償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某材料公司經濟損失38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與人結伙,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系共同犯罪。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一年十個月,并判處罰金15萬元;將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冊商標的油漆及油漆廢桶依法予以沒收。
辦案法官提醒大家,知識產權受法律嚴格保護,任何妄圖通過假冒注冊商標獲取不當利益的行為,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合法經營、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道。同時,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要選擇正規(guī)的銷售渠道,提高自身辨別真?zhèn)蔚哪芰Α?/p>